王瑞祥在组织中央企业编写《中国企业基层作业单位(班组)管理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5-30 (阅读次数:
)
|
|
同志们: 班组建设一直是我们工会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资委成立三年以来,特别重视中央企业的班组建设。2004年4月国资委党委颁发了《关于在中央企业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立足基层,与班组建设相结合”,要求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使“班组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荣融同志多次强调要抓好中央企业的班组建设,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中央企业工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即“力争经过三年左右时间,把班组长普遍培训一遍,使中央企业90%以上班组成为合格班组、90%以上班组长成为合格班组长,并培养和选树一批优秀标兵班组、优秀标兵班组长”。 为积极推动中央企业的班组建设工作,今年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评选表彰1000个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和1000名知识型先进职工的活动。以评选的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的管理实践为素材,请部分中央企业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基层同志和我们国家一流管理理论专家共同编写《中国企业基层作业单位(班组)管理与建设》(以下简称《班组管理与建设》)一书。今天把27家中央企业召集一起召开座谈会并布置写作任务,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期望编写成一部“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与中央企业基层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班组管理学 首先应该明确,我们组织编写的这本书,一定不是拼凑的产物,也不是案例加说明的简单叠加。它应该是一部立足于中央企业、适合所有企业,涉及企业基层班组如何管理和建设,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支撑,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的班组管理学著作。 既然是班组管理学,就要研究和探讨班组管理与建设中的一切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其一,从微观上理论概念要清晰明确,对每个概念要有科学的描述;其二,从宏观上理论框架要完整系统,对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功能、作用、内部结构、相互关系、管理架构、管理内容、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应该做出全面的回答;其三,构成班组的基本要件与外延如何界定,生产型与服务型班组有什么区别,管理层面的科室属不属于班组范畴,学习型班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运作形态等等,这些实践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回答;其四,作为班组的管理者即班组长,应该有基本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应该有职业道德要求,这些都要在书中表现出来。 第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我们应该把当今中外企业基层及作业单位管理的所有研究成果吸收进来,研究与编写的过程也就是吸收为我所用的过程,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第三,要全面总结我们中央企业多年来在企业基层及班组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努力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或研究改写成支撑最新理论的案例,形成一本有丰富理论内涵与理论高度,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集最新理论成果之大成的企业基层班组管理理论著作。 二、期望编写成一部供中央企业班组长们学习培训用的教材式读本 我们编写的《班组管理与建设》,主要是供企业基层班组长们学习用的,必须符合中央企业班组长们阅读的需要,也必须符合班组长们阅读的水平,要能吸引班组长们阅读的兴趣。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在理论的统领下案例编写的好坏是关键。成功的案例才能支撑理论的成立,所以编写案例一定要精选,要做到能通过管理案例阐述管理理论,使大家能够较快掌握管理理论的精髓;在阐述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反过来又能用管理理论分析案例,能够使班组长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后,能运用管理理论对在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所以,我期望《班组管理与建设》能够编写成一部供中央企业班组长们学习培训用的教材式读本,能够体现理论化、系统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的特点,为中央企业进行班组长培训提供有效的支撑。 三、期望编写成一部供中央企业班组长们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操作指南性质的管理手册 假如一个新的班组长刚上任不知道如何干好班组工作,拿到这本书阅读完之后,能够知道怎么搞好班组管理与建设,能够指导他去干什么、怎么干,知道从那个环节入手开展工作,工作抓手是什么,成为他遇到管理问题随时需要翻一翻的操作指南,我想这本书就会成为受欢迎的一本好书。所以,在理论的统领下我认为还要在操作层面上下功夫,教思路、教方法,简洁实用,成为一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操作指南性质的管理手册,指导班组长们的管理实践。 最后,对编委会和编写人员提几点希望: 一是全体编写人员在编委会的统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广泛吸纳基层同志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编写工作。三是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反复推敲每个理论知识要点、每个案例、每句话、每个字,力求写成精品。 最近,国资委软课题领导小组通过专家审核,已经通过我们审报的《中央企业基层班组(科室)管理与建设研究》软课题。我建议这部书编委会的成员可以作为课题组的成员,通过软课题研究完成《班组管理与建设》,这是第一项成果;完成一个有情况、有分析、有内容、有对策、有研究和有理论的调研报告,这是第二项成果;在《班组管理与建设》的基础上,组编一部《中央企业基层管理案例精选》,这是第三项成果;在调研过程中,结合学习型红旗班组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发现一批典型标杆班组作为中央企业学习的榜样,这是第四项成果。 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班组管理与建设》编写的目的,是为中央企业班组管理与建设服务的,是为提高中央企业班组和班组长们的管理素质服务的,也是为夯实中央企业的管理基础服务的。这是我们工会组织在中央企业建立班组建设长效管理与工作机制的开始,是为促进班组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意义重大,请同志们高度重视,真心投入,力争早日拿出成果,做成精品。 (YT)
|
上一篇:成思危:建创新型国家要立足四个“寄希望” 下一篇:黄彦蓉:进一步推动“创争”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