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重要讲话>文章内容
在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暨全省推进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争做知识型职工 "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6-07 (阅读次数:

安徽省省委副书记     张 平

同志们:
   李斌同志带病来到安徽 , 带病给我们做了一场十分精彩、十分生动的好报告 , 我们同时也听取了报告团其他成员所作的报告。全国总工会谷常生部长对我省开展 " 创争 " 活动给予了具体指导。深入开展向李斌同志学习活动 , 学习李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 我相信这对于加强安徽的职工队伍建设 , 对于推动广大职工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 提高自身素质 , 更好地适应 " 加快发展、富民强省 "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进军的需要 , 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 产生广泛的推动。我代表省委、省政府 , 再一次向李斌同志 , 向李斌事迹报告团的同志 , 向全总的谷部长一行 ,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这次会议既是先进事迹报告会 , 又是开展 " 创争 " 活动的动员会 ,郑鑫同志代表省里 9 个单位作了具体部署 , 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 组织广大职工群众认真学习 , 深刻领会 , 激发 " 创争 " 的积极性 ,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 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下面 , 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习许振超和李斌同志先进事迹 , 推进 " 创争 " 活动的重要意义
   首先 , 这是竖持以入为本 , 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李斌同志是刻苦学习、勇于攀登的模范 , 是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模范 , 是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模范 , 是关心集体、团结奋斗的模范。李斌同志的精神就是时代精神。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知识传播一日千里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个人和集体 J 地区和国家 , 只有靠实力和能力 , 才能投身社会、谋求发展。开展 " 创争 " 活动 , 帮助广大职工群众学习新知识 , 钻研新技术 , 掌握新本领 , 确保在竞争中始终赢得主动 , 立于不败之地 , 这是贯彻以人为本方针、反映职工群众意愿、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 它维护了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 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代表了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其次 , 这是我省实现 " 加快发展、富民强省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十六大提出 , 要 "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 有赖于终身学习观念的普遍树立、知识型职工的普遍成长和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我省要实现 " 加快发展、富民强省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的奋斗目标 , 全面实施 "861" 行动计划 , 需要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 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展 " 创争 " 活动 , 有利于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有利于造新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 " 四有 " 职工队伍 , 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再次 , 这是你持和发展丘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 指出 , 我国工人阶级之所以是先进阶级 , 是因为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 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白身的先进性。当今世界 , 新情况不断出现 , 新知识不断衍生 ,工人阶级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 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 接受新事物 , 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 始终成为时代前进的火车头。
   二、创新理念 , 丰富载体 , 扎实推进学习先进和 " 创争 " 活动的深入发展
   一要创新学习理念 , 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的思想 ,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 在平凡的岗位上 , 勤学不辍 ,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子。
   二要拓展学习内容 , 加强理论学习 , 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 提高科技判断形势的能力 : 广学有用知识 , 努力拓宽知识面 , 增强适应形势 发展、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 精学专业技能 , 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 , 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要丰富活动载体 ,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特点 ,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 ,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 广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 , 激励更多的职工像许振超和李斌同志那样岗位成才、自学成才。
   四要改善方式方法 , 坚持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 , 把学习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相结合 , 着眼于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 深入进行理论思考 , 并上升到规律性认识 ,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加强领导 , 精心组织 , 确保学习先进和 " 创争 " 活动取得实效学习许振超和李斌同志的先进事迹 , 开展 " 创争 " 活动 , 是提高广大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 , 切实把 " 创争 " 活动摆在重要位置 ,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周密部署 , 扎实推进。各地要以适当方式落实 " 创争 " 活动的领导力量 , 紧密结合实际 , 制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 完善措施 , 狠抓落实。各级工会组织作为牵头部门 ,要精心组织实施 , 上下联动、加强督查 , 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 ,做到一级抓一级 , 一级促一级 , 使 " 创争 " 活动蓬勃开展。要根据这项活动的目标规划 , 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 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和使用机制 , 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各个行业要注意在 " 创争 " 活动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 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 , 大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 , 营造浓厚的 " 创争 " 氛围 , 推动" 创争 " 活动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
   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有一位负责同志来联系 , 抓好这一项工作。虽然这一项工作是由工会牵头、 9 个部门参与开展的活动 , 但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有一位负责同志来分工、联系这一项工作 ,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 真正把我们的职工队伍能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这是关系到职工队伍素质 , 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 , 这也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方面要关心九部委开展的这项工作 ,各级工会更要积极主动、当仁不让地承担好牵头的责任 , 大胆组织 ,积极引导 , 狠抓落实 , 搞好监督。其他各个相关部门都要按照自身的职责特点 , 在总工会的协调下 , 积极支持、参与这项活动。由于这项活动还涉及到方方面面 , 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 所以其他部门也要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 , 积极参与 , 这也是做好本部门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
   我们广大的职工队伍素质能够得到一个提高 , 我想这是最有竞争力的 , 或者说是提高我们竞争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希望各个部门在总工会的牵头、协调下能够形成合力 , 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 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其他各个单位、各行各业都要根据实际 , 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学习典型 , 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向李斌同志、许振超同志那样 , 爱岗敬业、岗位成才 , 成为一个岗位、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模范和先进典型 ,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人岗位成才 , 以此来提高我省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 更好地推进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进程。新闻媒体要把镜头、笔和眼光更多地对准基层、关注基层 , 发现典型、宣传典型 , 发挥典型榜样的作用 , 以此形成一种人人竞争、个个创业、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 扎扎实实开展向先进学习 , 推进 " 创争 " 活动。
   同志们 , 英雄总是用实干建功立业 , 崇高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 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指引下 , 以李斌和许振超同志为榜样 , 立足平凡工作岗位 , 努力学习 , 锐意进耳叉 , 求真务实 ,奋发成才 , 为我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下一篇:在李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暨安徽省推进"创争 " 活动电视电话会上的报告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孙春兰同志在纪念马恒昌同志诞(07-24)
·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孔祥瑞先(04-26)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调查(08-01)
·尤兰田在北京市“创争”活动总(05-17)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学习(11-09)
·主席论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06-12)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06-08)
·贯彻落实《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07-24)
·开展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争做(02-16)
·孙春兰同志在学习论坛开幕式上(07-18)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开创工会(10-25)
·福建、大连、内黄工会在全国“(01-03)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