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重要讲话>文章内容
让科学亲近公众(政策解读)
来源:指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2-26 (阅读次数:

科技部、教育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
让科学亲近公众(政策解读)

 

    增加科普经费投入 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均专项科普活动经费还不足1元/人年,相当部分地方仍然维持在0.2元/人年左右。对此,《意见》要求加大科普投入。

    将科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投入体系。同时,逐步将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等科普作品纳入国家科技奖励范围,加大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和奖励力度。

    规范科普设施运营 还科技馆本来面目

    据报道,广东某市科学馆9层馆仅有1层半为科普展区,而且展品多年未更新。而各类培训机构却喧宾夺主,占据了馆内面积的另外5/6。此类现象普遍存在。对此,《意见》要求加强规范和指导,还科技类场馆本来面目。

    明确科普设施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分布、规模和建设方式等,加强对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和指导。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符合需求的科普场馆。

    加快科普场馆建设 推动大学定期开放

    据中国科协最新一次(2005年)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在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90.8%)的各种原因中,“本地没有”占第一位,比例为56.0%。对此,《意见》要求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让公众“有馆可观”。

    在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建设科普场馆的同时,大力推动科研机构、大学定期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2008年底前,实现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国务院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和进入“211工程”的相关大学率先实现向社会开放;2010年底前,其他部门、地方所属科研机构和大学实现向社会开放。

    提升刊载数量质量 编创精品科普栏目

    调查显示,大众媒体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91.0%,报纸杂志为44.9%,广播22.4%,图书为10.2%。但媒体传播科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对此,《意见》要求报纸、期刊和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设立科普类专题、专栏、专版或频道,增加播出时间、版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建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科普类节(栏)目评价体系,打造和扶持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的科普网站或栏目。

XJ


上一篇:科技部等8部门联合下发   下一篇: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孙春兰同志在纪念马恒昌同志诞(07-24)
·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孔祥瑞先(04-26)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调查(08-01)
·尤兰田在北京市“创争”活动总(05-17)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学习(11-09)
·主席论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06-12)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06-08)
·贯彻落实《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07-24)
·开展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争做(02-16)
·孙春兰同志在学习论坛开幕式上(07-18)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开创工会(10-25)
·福建、大连、内黄工会在全国“(01-03)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