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母体”,独立学院阵痛期有多长(2)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15 (阅读次数:
)
|
|
《办法》的实施,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拥有自主办学权,并不是意味着削弱甚至断裂与母体高校的联系。教育专家认为,《办法》当中对二者关系已经有了一个界定。母体高校仍然会对独立学院进行质量和教学方面的指导,完善它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在这点上它仍然是在接受着母体学校优质资源的支持。此外,由于母体高校的名字仍然冠在独立学院前面,一些独立学院负责人认为,母体高校考虑到社会声誉,本着对社会、学生、学校负责的态度,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动也仍然会加以关注。 教育专家认为,《办法》实施以后,独立学院都在同样的一个平台上边形成特色,练好内功的时候,谁能尽早地形成品牌,创出特色,使社会、学生,包括用人单位不断地认可独立学院,谁才能健康发展。李杰认为,走特色化办学道路、找准自己的培养定位是独立学院对《办法》的积极应对措施。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在成立三年来强调差异性办学,走国际化和分类教学的道路,因材施教,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挖掘有潜力的研究型人才,在《办法》实施以后更要在这些方面形成特色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度。 尽管多家独立学院负责人都表示会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办学,严格按照《办法》进行改革,但是他们对《办法》怎样具体实施还持观望态度,有的负责人表示现在在等待所在省市教育部门出台的指导办法,之后才会采取具体应对措施。更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一些独立学院在执行五年过渡期之后验收、发放办学许可证这个时间表有困难。 在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还没有毕业生接受社会的考试,因此一些学院负责人认为,是不是给独立学院的辅导期再长一点,等学院培养出一两届毕业生,受到社会肯定,有一定的基础以后然后再要求独立,这样才有利于独立学院顺利度过过渡期。专家建议:“在多元化社会里头对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因地制宜,因效制宜,‘扶上马送一程’,这样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更有益处。”(ebs)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
上一篇:创新是为了“参赛”? 下一篇:唐丽霞:新形势下加强工会维权职能的思考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