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摘登(组图)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22 (阅读次数:
)
|
|
深入开展厂务公开进一步促进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 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副组长、监察部副部长 郝明金
一、预防腐败是企事业单位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企事业单位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事业单位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保持查办企事业单位违纪违法案件强劲势头的同时,把企事业单位的预防腐败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深刻认识厂务公开对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 厂务公开制度是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推进厂务公开,对于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厂务公开是企事业单位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始终高度重视厂务公开在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纪委全会都将厂务公开作为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正在代中央起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2012年工作规划》,将对今后五年惩防体系建设,包括厂务公开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二)厂务公开是推进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的客观需要。企事业单位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物权、事权和用人权。如果企业内部缺乏有效防范腐败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不经常、制度不规范、监督不健全,很容易产生腐败。阳光是天然的防腐剂。通过将企业产权转让、股权激励、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企业重大问题,职工关心关注的收入分配、企业年金等切身利益问题以及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薪酬等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向职工群众公开,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有利于避免暗箱操作,防止企业领导人员的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促进企业党风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 (三)厂务公开是深化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措施。事实证明,凡是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企事业单位,都是厂务公开做得不好的单位;而认真推行厂务公开的单位,则有效地预防了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深入推进厂务公开,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通过深入推进厂务公开,积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工作水平,努力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加强厂务公开制度建设,促进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规范化。一是要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体和程序制度,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企业反腐倡廉的关键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公开形式的合法性、参与公开的广泛性,以及意见的听取和采纳进行明确规范,增强厂务公开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三是要探索厂务公开的运行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厂务公开的实施情况作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健全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突出厂务公开重点,强化对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一是要把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富余人员安置、职工待遇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二是要抓好大宗物资采购供应、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以及生产经营管理中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公开;三是要把领导人员年薪、职务消费、兼职、投资入股和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问题的公开作为重点,强化对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的监督,加大厂务公开力度,为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对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厂务公开中暴露出来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查处。 (三)积极创新厂务公开方式方法,不断探索企事业单位预防腐败的新路子。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手段,使厂务公开工作更具活力和时代特色,进一步推动预防腐败工作发展。
上一页 1 2 3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中央要求工会维护工人权益 以劳动者利益为重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