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文化是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乃至个体的人的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管理者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企业文化为我们提供正确的途径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 不该做的——并对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分析和解决。 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一种直接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 企业文化是对企业内涵的描述,而非评价。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的人生哲学。 尽管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在这些文化内涵中包含着共同的特征:公正、仁慈、自尊、博爱、正直、诚实、品质、服务和耐性,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德。这些美德及其永恒不衰的原则性仿若指南针,引导着企业管理者把企业推向深远而非深渊。 生活是一种使命。创造生活更是一种使命。创建企业文化就是在创造生活。 企业文化通过组织、群体、个体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但企业文化需要管理者来设计并创建。换言之,管理者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人格,企业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我们身边的例证足以说明这么讲并不过分。企业文化要靠管理者来创建。管理者要靠管理来创建企业文化。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领导者、传播者、驾驭者。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是核心的动力,企业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文化是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乃至个体的人的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就象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都不是企业文化,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就连倡扬这种“文化”者本身也不知其所以然。 企业需要员工忠诚、主动,能同富贵也能共患难,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企业就好做了;在员工的功利要求之外,需要更多愉快、尊重、自豪和温暖的感受,那日子就好过了。 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达到积极健康、活泼合谐。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所期待的状态,能做到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沟通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良好沟通,是我们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方法。企业要在经营性、制度性和管理性渠道之外,建立更多各种各样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载体,使企业员工达成精神层面的充分交流,能把心里话和内心情感尽量的表达出来,大家相互了解多了,自然就能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行为位置和心态的位置,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塑造不可能一日而成,它是以经营理念及组织行为的规范,通过引导、约束而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直到最后,形成一种习惯。 真正的企业家应当明确一条铁律,那就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是巨大的生产力推动者。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