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灾害教育:灾害来临方恨少(3)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09 (阅读次数:

  灾害教育催生商机

  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会学会———灾害教育也如此。事实上,由于灾害教育要求真实感和模拟感,因此更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由此将会催生出很多商机,这在国外的灾害教育中已经得到印证。

  比如建立灾害主题纪念馆、纪念公园,开展灾害教育旅游。地震、火山、洪水等灾害遗址是灾害发生后留下的痕迹,能直观地把灾害的危害及过程直接记录下来。把灾害遗址作为教育基地是一种比书本教育和宣传更直观的方法,人们可以直接地了解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危害结果,同时可以知道灾害发生时应该怎样避免受到伤害。这种灾害遗址也可以成为旅游胜地,日本建于震源附近的北淡町震灾纪念公园是普及地震知识的专题公园,在园内的野岛断层保存馆内,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由实物再现的高速公路倒塌后的场景和被完整保存下来长达140米的地震断层,还可看到挖掘后裸露的地层内部断裂剖面,直观地了解到地震蕴藏着的巨大能量。这里不仅介绍过去发生过的地震,而且还对今后30年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测,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每年观众达200多万人次。

  比如建立防灾教育培训基地让市民在游玩中学习灾害逃生技能。日本京都防灾教育中心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向民众介绍日常各种防灾知识,可以看到三维立体震动电影“京都大地震”。参观者可以参加包括地震体验、泥石流体验和消防体验等科目。该中心还开设面向公众的各种减灾培训课程,包括人工呼吸的基本知识、心脏的基础知识、止血的方法与知识等等。日本目黑区地震知识学习馆不但设有地震模拟台,还设有逃生学习室、消防灭火室和救助伤员学习室,寓教于乐,使参观者在娱乐中明白了许多防范地震的知识。该馆开馆6年来,几乎每年都要接待1万多名参观者,大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目前日本许多社区都设有类似的防灾学习设施。

  汶川地震让我们懂得:在应该掌握的诸般能力中,面对灾难的生存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是更重要的能力。这个意识,为灾难扫盲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防灾减灾、危机生存技能培训等创造了商机土壤。(ebs)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权力腐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