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灾害教育:灾害来临方恨少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09 (阅读次数:

奇!汶川地震,刹那间那么多生命猝然而去,但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

  其实不奇。整整3年,这所学校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安全方面的学习内容,每学期都进行一次灾害紧急情况演习,从模拟停电、火灾、垮塌到暴雨、地震。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疏散路线和安全疏散点。

  数年坚持,终有结果:全校仅用1分36秒就成功疏散。

  然而,像这样系统又不懈地进行灾害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汶川地震提醒我们:灾害教育再也不能成为冰点,应该在全民中进行扫盲。灾害教育不仅让个人一生受用,还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并且有可能成就一个功德无量商机丛生的新产业。

  谁创造了生还奇迹

  8万个鲜活的生命,被印度洋海啸夺去。但仅仅因为一个10岁女孩的警告,普吉岛上约100名游客得以提前逃离海啸的魔爪。

  2004年圣诞节假期,英国10岁女孩蒂莉·史密斯与家人正在普吉岛度假,海啸发生的当天早晨,史密斯与家人到海滩上散步,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凭借以前所学的灾害知识,史密斯迅速判断出: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警告下,约100名游客在海啸到达海滩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

  2005年3月20日,日本福冈县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却仅有1人死亡,735人受伤。其原因在于日本平时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的训练使国民遇到地震并不慌张,显示出冷静、顽强、有序和善于协作的素养。

  9·11灾难事发时,美国世贸中心内有几万人在办公,却只有死亡3000人。原因很简单,数万人顺着楼梯而下时,都遵守着靠右边走的指令。没有惊惶失措,没有争先恐后,所以也没有发生拥堵踩踏事件。

  如此有序镇静,是美国灾害教育的结果。美国在构建“防灾型社区”时就高度关注社区灾害教育,通过防救灾的课程教授和训练,影响社区组织及个人的防救灾理念,促进防救灾管理水平和个人技能的提高。

  因地域关系,我国处于环太平洋的强地震高发带边缘,又是热带气旋等灾害的频发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突发性灾害的发生有时是不可抗拒、难以预料的,但是学没学过灾害知识,有没有防灾减灾技能,却往往能让人在瞬间阴阳两隔。

  拥有防灾减灾技能,可以预防灾难,减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增加生存机会。因此,有人在网上如此说:时代变了,文明人的标准也必然有所变化。100年前学校还没有体育课;现在,别说没有体育课,若是学校里没有计算机课程定会被看成是落后的;21世纪,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完整的基础性灾害教育体系,将被高度文明社会所拒绝。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权力腐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