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灾害教育:灾害来临方恨少(2)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09 (阅读次数:

  国外:灾害教育言传身教

  “当地震发生之后,你应该做什么?”

  小学生甲:首先我要保护自己的脑袋,然后注意周围有没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熄灭。

  小学生乙:我觉得如果发生火灾的话,通常都是吸进去烟才昏倒的,所以不要站着,而是要爬着出去。

  这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访问日本时与日本小学生的问答。

  白岩松曾专门观看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东京目黑区立东山小学的师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防灾演习地震警报响起到实施躲避,能在一分钟内完成。而听到地震已经引起火灾的警报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马上向操场集合。短短5分钟里,完成了全过程,始终如一的安静、沉着、秩序良好。

  在日本,危机教育首先从学校做起。早在20年前,日本就开始出版针对中小学校园内安全的教材,并按照年级高低不断变化其中的内容。日本教育部规定,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2005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全日本5.4万所学校中,有76%的学校已对学生进行过如何应对天灾人祸等突发性危机的教育,有67%的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进行过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训练。

  应付危机手册进家门。东京涩谷区政府不仅给日本居民编写如何应对各类危机的手册,还用汉、英、朝、德等多国文字给居住在区内的外国人免费发送应对危机的手册和资料。一份预防地震的小册子就提醒人们:在地震中受伤的人绝大多数是被倒下的家具砸伤的,所以希望各家将衣柜等高大家具固定在墙上,防止倒下伤人。防灾手册还要求居民在家中准备手电筒以及三天左右的饮用水和食品。

  防灾减灾训练时时有。日本各地区或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自发成立防灾赈灾市民团体,如消防团、水防团、妇女防火俱乐部、少年防火俱乐部、儿童防火俱乐部等, 在所在地区组织防灾训练、普及防灾知识、检查安全隐患、保管与维修防灾器材,形成了地区防灾及互助的有生力量,一旦发生灾情,他们便可立即投入初期灭火、疏散居民、抢救伤员、收集和传递信息等工作。

  设定防灾日时时警醒。在日本,9月1日是防灾日,全国要举行数百万人参与的防灾和消防演习活动,日本首相以及各有关内阁大臣几乎每年都要参加。7月10日是防海啸活动日,全国统一进行海啸避难训练,日本静冈县政府要求每家每户都有避难用的急救包,彻底了解海啸危险地带及避难场所到达的路线。

  不独日本,灾害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普及教育: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委员会(FEMA)在其官方网站上专门设立了灾害知识版,可供社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进入了解相关的知识,其中最明显的是幼儿版本的网页,它以漫画的形式把不同灾害分类,在每个种类里面又分别设立了关于这种灾害的特征、怎么发生、有什么危害、怎么避免等。美国一些幼儿园经常举行突发灾害的应对演习,还有的幼儿园每学期都安排有一个消防周,让孩子参观消防站,看消防员做消防演习,让孩子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逃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美国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就开始成立社区救灾反应队,向市民、私人雇员、政府雇员提供救灾培训。如今美国28个州和波多黎各的社区相继成立社区救灾反应队。

  德国政府利用“危机预防信息系统”向人们集中提供各种公民保护以及危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知识。如通过宣传手册、互联网、展览以及听众热线,重点介绍如何应对新型急性瘟疫、化学品泄漏和恐怖危机等;居民保护与灾害救助局出版《居民保护》季刊,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韩国政府规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防灾日”,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防灾演习让政府官员和普通群众熟悉防灾业务,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防灾教育。

  国内:灾害教育纸上谈兵

  遇到人溺水救还是不救,怎么救,救上岸后没呼吸了怎么办……复旦大学2003年对1500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1/3的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了解一般,对求生和救生知识几乎为零。也难怪,目前社会上的大部分游泳培训班以教会学生游泳为主,在安全、求生和救生教育方面几乎不涉及。

  汶川地震,让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在灾害知识、防灾减灾方面几乎是个“文盲”。遇到火灾怎么办?遇到地震怎么办?遇到暴雨怎么办?遇到家人突发中风、心肌梗塞、昏厥怎么办?一时间,这样的提问在网上响成一片。 而在电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心脏复苏术、人工呼吸,现实中真正会操作的人也不多,只知道按胸部,嘴对嘴呼吸,但按在哪里,力道用多大,速度怎么样,头的位置如何摆放等等,其实大有讲究,但大部分人都茫然无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害教育攸关生命,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尽管教育部门早就制定了灾害安全教育的规划,但在很多地方,这些教育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有的甚至是学生看不看,学校都不知道。社会上虽然偶尔有火灾演习,但公众能够参与演习的很少。记者在采访中随机采访了近20位市民,最多只能讲出些从报刊上看到的零星知识。但问题是,没有系统的教育,没有经常性的参与灾难模拟演习,一旦灾害突发,在危急的环境下,很可能举止失措。

  因此,有识之士建议:时下许多大中学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都要组织军训,在烈日下进行操练,接受一些初级的军事训练。如果在军训内容上再加上一些生存训练、防灾救生的训练岂不更好?比如游泳和水中救助,比如火灾逃生、楼宇逃生,比如止血和人工呼吸,比如荒野求生等等。这些训练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从微观来看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用,从宏观上看将会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加强廉政建设防止权力腐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