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不能否定“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袁良骏 发布时间:2007-12-12 (阅读次数: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十六世纪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四百余年来,这句名言广泛流传,对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有人对这一口号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口号过时了,会对人们构成“误导”。他们说:

  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宣扬知识就是力量。从客观效果来看,这句口号有很大的误导。人真正的力量并不只是来自于对现成知识的掌握,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电脑日益普及,电脑速度越来越快,记忆容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没有思考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只能成为被电脑支配的奴工。(见《解放日报》9月24日)

  显然,这里把概念弄错了;或者说,把概念“偷换”了。“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并非对立的概念;恰恰相反,“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是必须以“知识”作基础的。比如,人类最先进的航天技术,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制造和升空,这应该说是人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度发挥吧?但这种“发挥”能离开人类世代积累的丰富知识吗?能离开广博而深厚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吗?

  再比如,文学创作,一个无知无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知识)的人,能够写出什么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文学作品吗?曹雪芹如果没有对封建社会的丰富知识(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写出《红楼梦》吗?鲁迅如果没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深刻了解以及丰富的中外各种知识,能写出《阿Q正传》以及一系列短篇小说杰作吗?

  这都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抽掉了知识基础,任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便都被架空了,不存在了。

  至于电脑的发达、普及与日新月异,的确带来了知识的发展和更新。但这绝非否定了知识,也绝非否定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论断。有关电脑的一切知识,仍然是知识。电脑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电脑的更新换代),也绝不可能离开已有的(特别是基础的)电脑知识。

  这就说明,把“知识就是力量”和“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对立起来,这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在实践上则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不能否定“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否则,恐怕这才是真正的误导。

  至于在中小学教育(大学亦然)中如何进行启发式(而非填鸭式)教育,那已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不过,启发式教育的基础也首先是要让青少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相反。

  总之,“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科学论断,它是不会过时,也不会误导的。

(SD)


上一篇:让职工在参与中改善民生   下一篇:贯彻科学发展观 开创发展新局面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