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工会周刊]观点集萃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02 (阅读次数:

创建和谐企业需克服三种认识误区

  李永鹏

  当前,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三种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创建活动只是各级工会工作而不是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把工会维权职能的各要素有效的组合起来,这是一项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单靠工会一家或联合劳动保障等部门显然收效不大。因此,地方党委、政府一定要像抓经济建设、抓社会稳定那样,把创建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
  二是认为只量化考核工会而不考核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虽是各级工会牵头组织实施,但是这项工作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整体工作中重要一部分。因此,要牢固树立创建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的意识。强化责任、加大考核,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考核之中,定期根据考核成绩排出名次,并作为其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以此调动他们抓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认为创建工作只是总工会一个部室的工作而不是总工会整体工作。创建工作是各级工会的总体工作,从主席到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这一点,做到齐心协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样既能把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又能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工会工作人员,使之真正成为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构建企业愿景激励员工

  林正大 张廷智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愿景就是企业的使命,这一使命揭示出了企业存在的理由,揭示了企业前进的方向,揭示了企业伟大的目标。愿景的本质在于揭示企业目的,指引企业成长方向,因此,愿景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如果企业的愿景是员工所共同期望和认可的,就会激发每个员工的热忱,因此,在企业领导中,愿景领导有着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价值。
  同时,企业愿景只有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景时,愿景才会成为企业成长的推动力,而真正成功的愿景是能够使大部分人达到真心地奉献而不是遵从。不过,由于各层员工的需求不一致,开始时愿景是从高层往下推动,主要是个框架性的意见,然后随着员工的参与程度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一步步参与更多,随之公司的愿景也一步一步细化,边做边修正,才能达到全体员工真正真心地参与和投入,共同创造公司的愿景。共同愿景是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必须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建立。

产业化不能走歧途

  霍立峰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上,由于与市场需求脱节、投入大、风险高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很多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成果中途夭折。扼腕叹息之余,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反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成果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日新月异,我们不仅要关注我国自主创新的水平,还要更加关注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因为与科学发现不同,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的过程,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即使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也一文不值。但是,产业化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企业间正常的竞合关系,不正常的竞争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的还会葬送整个产业前途和命运。有道是“创新难,产业化更难”。正因为产业化难上加难,就更需要官、产、学、研、资、介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呵护,使技术创新不仅开花结果,而且形成巨大的产业,进而推动更多的成果问世。

(HF)


上一篇:和谐企业创建应“八到位”   下一篇:学历高不等于能力高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