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思维与策略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洋 发布时间:2007-06-18 (阅读次数:

    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现代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谋求建立融洽劳动关系的基础和动力。

    一、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制约因素

    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工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职工多元化对工资集体协商认识参差不齐。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下岗职工、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他们都属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员。由于职工所在企业、岗位、培训学习、工作经历等对工资协商认识参差不齐,在工资协商工作中职工态度表现差距较大:有的认为工资是所有者说了算与工会无多大关系,有的认为工会没必要进行工资协商,有的认为工会进行工资协商可有可无等,这些认识制约了工资协商工作开展。二是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工资集体协商有偏见和疑虑。他们对工资协商缺乏完整了解和理性认识,以为协商就是与企业行政对着干,对企业经济发展不利,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所以谈到协商有抵触情绪,增大了工资协商阻力。三是缺乏专门工作机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一些工会没有专业工资集体协商机构,企业工会干部遇到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比较困难。同时工资协商的专业人员少、精力有限、工作量较大、效果打折扣。四是工资集体协商的法规不够。《工会法》、《劳动法》、《公司法》、《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会职责都有明确法律规定,对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法规只做了泛泛规定,实际操作有难度。

    二、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需要建立的思维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工会工作者必须建立“站在政治立场以市场经济的方法与手段开展工作”的正向思维。

    1.以企业职工为工资集体协商的着力点,纲举目张地展开工作。企业职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工资集体协商,他们是工资集体协商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所以,工资协商工作必须要与这些职工发生各种联系,以他们为协商工作的支点,纲举目张展开工作。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要有扎根群众,培训骨干的正向思维,以启蒙企业职工的思想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进行协商工作,使协商工作深入职工内心,不走形式。

    2.设立工资集体协商专门工作机构,创新工作方法。企业工资协商工作要加强领导,成立企业工资协商的工作机构,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及时建立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制度、问责制度,加强领导,实现标准化管理。

    3.树立“样板”,发挥“榜样”作用。对已经成功工资协商的企业,各级工会要加强领导,重点指导,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基础上,规范工作步骤,以这些企业做样板与示范,影响与启蒙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与广大职工,减缓其工资集体协商的难度,扩大工会影响。

    4.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工会工作新发展。企业经济发展要与职工工资水平提高相协调。工会应用实际成绩和实在作风开展协商工作,鼓舞职工士气,鼓励职工参加民主管理,通过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起来,推动工会工作发展。

    三、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策略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工资权,为了实现这个总体目标。要积极地推进工资协商工作,在进行工资协商时要注意计划、人工成本、比例关系及工资测算方法等因素的整体配合与组合,以形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策略。

    首先,要制订工资集体协商计划。通过制订工资集体协商计划,使企业工会开展工作合理、自觉、有目标,而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计划减少工作的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订工资集体协商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确定工资集体协商促进的办法,确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日程和具体工作人员,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论据。

    其次,要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人工成本分析。当职工代表或工会提出工资要求时,要充分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人工成本分析,把企业经营绩效及人工成本水平作为提出工资要求的基础依据。

    第三,在工资集体协商中提出工资要求时注意几个比例关系。须注意以下比例关系,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等经济效益指标相一致;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应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一致;企业职工工资利税率的水平与职工工资增长同比例,前者必须大于后者;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应在预警线以下,以当地政府公布的预警线为标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工资重要的参考因素,一个地区物价水平与工资水平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物价与工资有着内在联系。

    第四,选择恰当的企业工资测算的方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必须根据本企业年度生产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采取多种工资计算方法,进行几个方案比较,以达到相对最好的效果。

(HF)


上一篇:出人才也是出业绩   下一篇:工运理论观点集萃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