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让企业成为创新龙头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12 (阅读次数: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韩忠朝举出了很多事例。“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我国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

  “我国已经成为PC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掌握在Intel和微软手中。”“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

  韩忠朝委员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国家的经费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所。他说:“我国大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徘徊在0.7%以下,而发达国家已达2.5%~4%。”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高级科技人员不足、流失严重。我国每年毕业工科博士上万人,但从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来看,仍有84家没有一名博士。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只占2.1%,并且人才流失严重。

  第三个原因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但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

  来自安徽科大讯飞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说,“中国工程院目前院士总数656人。2001年新增81名院士,只有4人来自企业,2003年新增58名院士,有6人来自企业。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工程院士构成上,企业和学术机构的院士各占半壁江山。”

  “我们习惯更多地关注科研机构和大学,但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比如,通讯领域的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的福特公司,飞机领域的波音等”。

  韩忠朝委员说:“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增强。”

  刘庆峰代表说:“这一价值观和社会导向问题不解决,势必使中国企业在建立世界一流研发中心时,在人才吸引上处于不利地位。”


上一篇:学习型公民的社会意识 学习型公民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的构建,都与学   下一篇:着力构建城市的长效学习机制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