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公民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的构建,都与学习型公民密不可分。因此,倡导社会成员做学习型公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一)学习型公民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要不断深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把学习的时间从在校学习延伸到终身学习;树立学习不仅仅是读书的观念,既向书本学,又向社会学。二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必须明确,学习不是为了赶时髦,不是为了包装自己,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其目的是不断丰富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三要有优良的学风。要重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做好工作,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善于运用,善于创新。
(二)学习型公民的基本特征是终身学习。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公民必须把学习视为终身使命的需要。面对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固步自封,必将落后于时代。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最持久的优势和最强大的竞争力。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得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不断吸收新知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现代文盲的定义,除传统意义上的不识字外,还加上了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所以,每一个公民要不断开发自己的智力“资本,”提升自身素质。
(三)作为学习型公民,就学习内容来说应当是广义的。
既要不断地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新知识,又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科学理论,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哲学是我们认识事物、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最锐利的武器。熟练掌握哲学原理,才能客观地对待、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纷繁的社会现象,巧妙化解各种矛盾,正确领会政策和策略。倡导做学习型公民,建设学习型社会,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它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两个方面。学习科学理论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永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掌握理论创新的成果,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国内国际综合形势、市场经济理论、国家政策法规、现代管理模式、先进技术技能等,都应当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培训外,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更为重要。
我们要立足岗位,勤学多学,做到精一门,通多门。
(四)学习型公民,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引导和保障。
应构建一个推动和保证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这样的机制,是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在此提三点意见:一是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自然资源开发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二是制定并实施促进学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覆盖面广、层次性多,包容量大的教育培训网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到一次性学校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互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互相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举,努力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