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年底,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深化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原黑龙江省烟叶公司改制重组成为黑龙江省天方烟叶公司(现哈尔滨烟叶公司),负责黑龙江的烟叶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工作,由过去的管理型机关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哈尔滨烟叶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烟叶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一无资金、二无货源、三无客户、四无市场;大部分员工在思想上存在着专卖体制下的官商意识,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有的基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沉重、长年亏损、拖欠烟农烟款和职工工资,大多数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心存疑虑……
收获:学习赐予哈烟叶“半壁江山”
面对这种现状,哈尔滨烟叶公司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用了3年的时间,共种植烟叶20万亩,收购烟叶3.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15亿元,实现利润5796万元,占黑龙江省烟叶产业的半壁江山。
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靠什么?哈尔滨烟叶人告诉记者,靠学习。按照省局(公司)党组的要求,哈尔滨烟叶公司结合实际,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工作。2004年11月,在公司召开的第八次党组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哈尔滨烟区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方案。《方案》确定了“创争”目标,规定了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12月,经公司三届三次职代会审议,又通过了《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工作的决议》。他们说:“我们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是学习把我们整个企业凝聚起来,让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回顾:学习让我们看到希望
2004年年初,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对烟叶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清理,黑龙江省烟区实行卷烟、烟叶生产经营彻底分离,重新组建了10个县级法人公司和15个县级非法人生产经营站。
新的体制为哈尔滨烟叶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和矛盾。新成立的5家公司和12家经营站,使哈尔滨烟叶公司管辖企业由过去的3家增至8家,职工人数由过去的760人增至1245人。有些新成立的公司没有办公楼和办公用车,许多职工看到卷烟商业公司红红火火又比较稳定,都不愿到烟叶公司来。企业能否发展,职工工资收入能否得到保障,确实是对哈尔滨烟叶公司领导班子的一次考验。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现状,公司党组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全区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省局关于烟叶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上来,通过不断学习,实施“四个整合”。
思想整合 思想整合使全公司职工正确认识烟叶改革和行业整体发展关系,坚定了他们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决心,增强全公司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组织整合 以完善哈尔滨烟叶公司为龙头的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为目标,以理顺和调整企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哈尔滨烟叶公司调整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了管得住、放得开。
资源整合 在统一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全区实行烟叶资源统一调拨、统一运输、统一销售,改变了企业内部的无序竞争局面,减少内耗、降低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烟叶交售质量。
文化整合 通过文化整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引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提炼企业精神,打造团队精神,创造理解人、关心人的亲情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哈尔滨烟叶公司成为组织机构合理、种植布局科学、运转统一、管理规范、销售畅通、协调统一的组织,公司员工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终于摆脱了困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法宝:独特的“19123”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给予了哈尔滨烟叶公司职工深刻的启迪和巨大的鼓舞。哈尔滨烟叶公司按照省局(公司)的部署要求,认真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于2004年年初在全国烟叶产业率先全面导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工作。
哈尔滨烟叶公司借助外脑,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把“创争”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从企业实际出发,确立了“19123”模式,并且经过理念导入、强化宣传、总部示范、全面推进的四个阶段,探索建立了新型的创争模型。
“一”是实现“一个目标” 即通过3年的初创阶段,把哈尔滨烟叶公司建成具有较强凝聚力、学习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使哈尔滨烟叶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员工素质、市场营销等四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从观念文化、智力推进和创新支持3个方面确保公司三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九”是坚持“九项创争原则” 一是观念转变优先原则。观念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把观念转变作为“创争”工作的前提。二是提升组织学习力原则。把个人分散的学习力整合成团队和组织的学习力,把短暂的学习力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力。三是开创性学习原则。以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中心,旨在营造深遂而持久的企业创造力。四是系统思考原则。五是互动学习原则。通过反馈、反思、交流、共享,使学习变为互相启发和激励的互动过程,准确审视过去、解读今天、把握未来。六是领导新角色原则。领导干部应当成为设计师、教练。七是实事求是原则。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本土化之路;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走本企业化之路,不搞形式主义。八是稳健推进原则。创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能一蹴而就,应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典型示范、分步实施、层层推开、持续深入。九是持续创新原则。尤其要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等相结合,推动“科技兴烟”进程。
“一”是确定一个主题 结合公司中心工作确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经营”的主题。
“二”是缩短“两个距离” 一要不断缩短从参与到投入的距离;二要不断缩短从新观念到新行为的距离。
“三”是落实“三个提升” 一是落实载体提升——实现团队学习乃至组织学习的广泛开展;二是落实思考提升——通过加强思维训练、全员互动、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防范“五大心智陷阱”,解决深层次问题;三是落实境界提升——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与此同时,哈尔滨烟叶公司搭建网络平台,提供参与“创争”工作载体,通过建立计算机信息局域网,专门开设了“创争之窗”,设立了“创争指导文件”、“创争考核细则”、“创争讲座”、“示范经验”、“专题视频”、“创争之歌”、“创争感悟”等专栏,指导员工积极参与“创争”工作。他们还搭建了书报平台,强化宣传力度,并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创争”指导手册》和《员工手册》,全员人手一册。《“创争”指导手册》具体分为企业文化篇、理论篇、诚信篇、服务篇、质量篇、创新篇、危机篇、敬业篇、感恩篇以及实践篇,把名人名言、基本理念、寓言故事及其哲理、格言、感悟等融为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在学习过程中,哈尔滨烟叶公司寓教于乐,他们搭建文体娱乐平台,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郊游、专题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以及各类节日座谈会,营造了和谐、拼搏的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一年多的“创争”工作,哈尔滨烟叶人初步取得丰硕成果,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转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明显提升,爱岗敬业精神凸显,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学习心得:笑谈知识有力量
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哈尔滨烟叶公司以及公司的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学习,是如何带给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思想变革的呢?记者近日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哈尔滨烟叶公司下属分公司的领导和职工。
学习感言一:
使员工领悟到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个人创造未来的潜能。
谈到学习体会时,哈尔滨烟叶公司总经理董长华笑着对记者说:“是学习给了我们力量,是学习让我们发展,是学习让我们摆脱了困境,更让我们明确了以后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工作扎扎实实地引向深入。并建立共同愿景、激发工作热情、加强团队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建立有效机制、激发‘创争’活力。为推进‘创争’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公司编印了《哈尔滨烟叶公司员工手册》和《‘创争’指导手册》,人手一册,利用宣传灯箱、《哈尔滨烟叶》报、公司局域网站等宣传企业文化,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员工领悟到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个人创造未来的潜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看到了学习带给我们整个企业的好处。”
学习感言二:
改变心智模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望奎烟叶经销公司经理刘清平在谈到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感受时说:“创建学习型企业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烟草事业发达兴旺,并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如果我们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现在的学习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知道,传统的东西应该继承,但不能照抄照搬。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变革的需要,旧的观念需要更新,旧的框架需要打破,先进的科学文化需要我们学习和吸收。改变心智模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使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思想更活跃、思路更清晰、决策更准确。要把过去的经验和成功当成新的起点,放眼长远,适应变化的需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创业是一个整体,企兴我荣,只有大家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能富裕。2005年,哈尔滨烟叶公司在全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必将大大提高,企业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习感言三:
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于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
绥滨县烟叶公司副经理刘洪军在谈到“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时候深有体会地说:“当今世界面临着极其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一体化成为必然。在息息相关、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企业置身于创新、竞争和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中,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于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将是一条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金光大道。通过学习,使我们理解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性质、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学习型组织好在哪里、如何进行思维创新、如何创建学习型团队以及如何紧密结合实际去实践运用。要更好地改善心智模式,以便今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搞好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提高团队学习能力和创新力。”
学习感言四:
我情不自禁地深入到学习中去,
在故事中说春秋,在游戏中悟道理……
宾县烟叶公司职工于红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有幸参加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感到很高兴。通过学习,我对学习型组织有了很深的感悟。公司提倡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给人以快乐和启迪,能让我情不自禁地深入到学习中去,在故事中说春秋,在游戏中悟道理,在不自觉中全身心地投入。我感到我们的组织是有学习力的组织,是让组织成员体验到‘生命意义’的组织。它提倡的是‘三快乐’理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因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管理,开始更多运用多样化、人性化、实效化的方式,一个组织如果只会学习,却不会创造、不能产生新力量,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学习不仅使知识、信念、行动发生变化,还能增强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观念创新是先导、管理创新是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想成功必须成为学习型人才,从而激发工作热情,改变原来的心智模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工作,把个人的愿景和团队的愿景结合在一起,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学习到底: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哈尔滨烟叶公司弘扬“凝和、聚智、创新、共赢”的企业精神,营造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
他们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善待员工,使员工沐浴在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中,享受着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是2005年公司营造和谐环境的举措之一。公司各级党组织时刻牢记,公司作出每一项决策都必须代表广大职工根本利益,要时刻关心职工冷暖并树立“职工之事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公司每一名职工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使每名职工每天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今年上半年,公司机关按照省委、省局党组的部署,组织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司党组为此专门印发“实施方案”,按照教育的内容,保证时间、保证效果,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和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效能监察,建立起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体系,为推进烟叶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在谈到2005年下半年的工作时,哈尔滨烟叶公司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哈尔滨烟叶公司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兴烟、强区战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创新,依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打牢基础,以提高全区烤烟生产群体水平为目标,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和“真诚为工业着想”的企业品牌理念,构建和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他们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按照国家局确定的‘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烤烟生产基地,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烤烟出口基地。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要进入中式卷烟100个品牌的配方,每年0.25万吨以上供应规模的牌号不少于5个,而且客户满意度要达到100%。此外,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烟叶产业中,争创一流团队、一流技术指导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规范化生产水平、一流信誉,争取成为全国‘创争’示范企业。”
奋斗中的哈尔滨烟叶公司己经开始走出逆境,发生质的飞跃。不久前,全国总工会把哈尔滨烟叶公司确定为东北三省惟一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的典型,向全国推广他们的经验。
哈尔滨烟叶人告诉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是不断的学习让他们有今天的成绩。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还要再接再厉,继续打造学习型企业。他们要学出效果来、学出效益来,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