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文章内容
寻矿功臣 屡建新功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3-18 (阅读次数:

  ——记四川省“创争”活动先进单位省地矿局四0三地质队  

  四川省地矿局403地质队始建于1954年,先后在凉山、甘孜、雅安、乐山、西藏等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勘探、评价大中小型矿床70多个(其中特大型1个,大型12个,中型23个),提交各类地质报告500余份,已被国家、地方开采利用矿产15种,是原地矿部“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下设“四川省峨眉山四零三建设工程公司”、“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峨眉山综合开发公司”等企业。还有一支实力雄厚、技术强悍的找矿队伍、拥有甲级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施工,乙级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及丙级地球物理勘查;地基与基础专业承包二级、乙级岩土工程勘察、乙级测量;甲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施工和乙方设计、甲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等资质。队于2006年12月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银行资信“AAA”级。现有职工1274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11人,在职职工663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设备力量,现有中、高级职称150多人;拥有钻探、坑探、地质、物探、区调、水式环等各类设备800多台套。     

  近年来,四0三地质队先后在凉山、甘孜、雅安、乐山、西藏等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勘探、评价中小型矿床70多个,提交各类地质报告500余份,已被国家、地方开采利用矿产15种。两年来,通过“创争”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单位的地勘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也为单位的人才保证和储备给予了强大支持。

  以“创争”为契机  促进企业发展

  “创争”活动开展以来,成立了以队党委书记为组长,队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将“创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队工会,负责“创争”活动的日常组织工作。按照省总关于“创争”活动指导思想,结合该单位的具体情况,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立了活动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职工素质建设为重点,以增强职工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为实现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富民强队奔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面增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2004年4月,403队制定了“创争”活动规划,对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给予了明确,并在全队职工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内部环境,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为职工成才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全队干部职工坚持不懈的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气氛更加浓郁。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努力造就了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以“创争”为载体 构建和谐企业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作,要靠全队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从树立学习理念和争做学习型职工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有步骤地开展活动,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立足单位发展目标——富队强民奔小康,围绕“以地质找矿为重点,促进矿业开发和工勘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找准市场定位,在关系全队经济主要来源的品牌技术小口径钻探上下工夫,其他岗位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举头并重。先在急需补充人才的钻探工作中,以“师带徒”、“小口径”钻探比武活动为载体,启动“创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组织开展了小口径钻探机台比武活动暨明星机长竞赛活动,制定了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对评出的明星机台、机长授奖旗并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参赛机台达到20多个,评出明星机台8个。通过连续几年的活动,参赛人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并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该队经营在省内外内树立了403队的小口径钻探品牌。

  组织开展了“师带徒”活动和“导师制”促成才活动。采取技师当师傅带工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当导师带技术人员,由队分别与师傅(导师)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再由师傅(导师)与徒弟签订“师带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责任、权利,培养期限1-2年,培养期满经实践检验和考评达到规定的岗位技术要求,由队奖励师傅1000-2000元。几年来已签订“师带徒”协议31对。加快了青年职工成才的建设,技术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队内举办了钻探技术、地质找矿新理论、钻孔数字化地质编录、钻探机械维修、统计、财务电算化、财务管理制度及税收知识、专兼职安全员、贯彻ISO质量体系、安康杯安全知识等培训班20多期,参培人数达800人次,聘请队内外专家、行家授课和辅导。外送近10名职工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外送100人次职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围绕钻探、地质、经济、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论研讨,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每年开展一次QC成果、科技成果交流发布会。建立了学习长效机制,做到活动多样化、岗位化,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近年来有25名职工通过自考获得大专以上文凭或考取高级资格证,每人获得队奖励1000-3000元;建立了学习组,以学习组为单位长期坚持两周一次的政治业务集中学习制度;开展了“读一本好书,谈心得体会活动”。全员素质不断提高,队伍更加成熟。

  近年来,通过卓有成效的“创争”活动,促进了单位的经济发展。2005、2006年,广大职工团结一心,勇闯市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000万元,创历史最好成绩,促进了队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比2004年产值增长30%,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46%。

  勇于创新  再立新功

  近年来,403队本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诚信永恒,跨越发展”的经营理念,重合同、守信用,敢打硬仗、勇于创新。在五十多年的历程中,先后发现,勘探和评价会理拉拉铜矿、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等特大型矿山2个,大型矿山12个,中型矿山23个,为国家地质找矿作出了重大贡献。近10年来,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该队依托雄厚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立足四川,面向全国。403队勘探评价的“四川省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特大型矿床”列为四川省矿业开发最大招商项目,已与国内西部矿业等集团合作投资6亿人民币共同开发。在承担大量的国家大调查项目的同时,开展了巴塘夏塞银铅锌矿勘查、丹巴杨柳坪铂镍矿地质勘查(南非英美铂矿公司风险勘查)、白玉有热银铅锌矿地质勘查、会东淌塘铜矿和会东铁柳铅锌矿地质勘查等工作,积极开拓建设市场,在四川、云南、青海、重庆、贵州等地完成了大批公路、铁路、水利、环境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的基础施工、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在大口径灌注桩施工中曾创下了直径2.5米、单孔95米的超深孔纪录。在小口径钻探施工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施工质量和效率名列前茅,得到业主和同行的高度赞扬,近几年来,年平均完成岩心钻探2万米以上,在重庆南川铝土矿钻探施工中创造了孔深1045米的孔深新纪录。2006年开动小口径钻机22台,完成钻探工程量3万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该队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地质总局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被原地矿部授予“地质找矿贡献单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省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授予乐山市“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地矿局“双文明单位”,“四好领导班子”,职工张建东荣获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企业资信AAA级,纳税信誉A级,取得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荣获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多项。今年1月,公司又被省总工会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四川省“创争”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峨眉,美丽山水之城,政通人和,既保持着千年山水的生动气韵,又流动着现代都市人的时尚节律。旭日东升,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挺立蓝天,一座座大桥似彩虹飞渡大江南北,四通八达。如今四川省地矿局四0三地质队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公司党政工的带领下,正以昂扬的斗志,用永无止境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更高境界的追求,开拓进取,科技创新,不断追求卓越,阔步走向未来!

(YX)


上一篇:团队智慧在班组创新中闪光   下一篇:荆州供电公司荆西供电营业厅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