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名家>文章内容
发展非公有经济民企文化建设是金——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金思宇
来源:网络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孙雪蕾 发布时间:2008-03-25 (阅读次数:

    2004年2月2日,残冬还没有完全收敛起寒意,初春的北京还少见新绿。可人们的脸上已经充
满了春光,看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生动景象。
    这个变化迅即、竞合纷呈的时代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应该如何建立起具
有时代特征的先进企业文化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访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东方经略企业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思宇教授。
    大势所趋  发展需要
    记者:金教授,作为研究企业文化的方面颇有影响力的专家,您能否谈谈为什么要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金思宇:好的。据我所知,学术界对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问题研究刚刚起步,本人对此研究
也很不够,但我愿意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与专家学者一起商讨。
    从宏观面讲,加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当说,民营企业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必然性、也有内在性。
    首先,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都为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也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应当看到,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对我国连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中国民营经济也进入了重要历史转折点,民营经济正呈现出数量的加速扩张和素质全面提高的双重景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国民营经济将会大显身手。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能忽视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
    其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
善,我国广大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民营企业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同台竞技,就必须适时机抓住机遇,制定战略,研究对策,迎接挑战,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再次,新一轮中国企业文化热潮推动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和组织机构的相继成立。比如,去年11月举办的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青岛峰会、中国民营企业文化论坛、山东民营企业文化展示活动等很有影响力,广东省还成立了民营企业文化协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精神,不断推动民营文化建设,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全国工商联成立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所说,“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必将对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从自发阶段转向自觉阶段,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中无剑 心中也无剑
    记者: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下,民营企业赢得了创造企业文化的广阔空间。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从微观角度讲,企业文化对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有哪些作用?
    金思宇: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针对性,也确实反映了一些问题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应
当说,民营经济在整体上继续保持数量加速扩张的同时,一大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将进入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阶段。民营企业的发展重在内因,重在企业内在的文化力。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成功的经验表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历史的必然、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持健康长寿的基因。毫无疑问,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适时进行必要企业文化的变革、提升、创新、重塑和再造。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一个小企业靠权威可以,管理一个中型企业就要靠制度,管理一个大企业必须靠文化。
    记者:这个管理学的观点让我想起电影《英雄》中秦始皇说的最高的境界??手中无剑,心中
也无剑。那便是不杀,那便是和平。那么,哪些企业的文化建设值得借鉴?
    金思宇:我国不少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如力帆集团、新奥集团、创维集团、韩伟集团、正泰集
团、振国集团、汇源果汁集团等,之所以能做强做大,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要建成先进的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振国药业集团成功的诀窍,就是靠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把传统美
德与产品质量、企业发展联在一起,把品德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这是振国文化道德的魅力。正如该集团领军人物王振国所说:“作为中国企业家,最佳境界应该是“德商”,是“新儒商”。振国集团就是靠着诚实守信,诚实劳动,靠遵纪守法夺取市场。振国人最卑视的是腐败。以德治企,以德兴业,这是振国人的坚定信念。
浙江精益集团是全国民企500强“明星企业”,它的成功与“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胡万
地总裁分不开,与他的企业文化更是紧密相连,他把企业严格的管理和富有“人情味”以及
自身的人格魅力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精益集团特色的管理方式,提出了“精图以睿哲,益实
以致远”的企业文化理念,打造出“精益”品牌,体现了精益人海纳百川、共展宏图的胸怀
和志向。
   

    重塑形象 诚信是金
    记者:您曾多次强调“诚信是金”,对于民企而言,重塑企业信用文化是否也是承担社会责
任的表现之一?
    金思宇:当然是这样。现在,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有很多偏见或责难,什么“无
奸不商”、“为富不仁”、“暴发户”、“问题富豪”云云。的确有不少商贾不择手段,无情无义甚至无法无天,不少企业变成了“丛林动物”,唯利是图。但这不能以偏盖全,否定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企业家。总体上来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仍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信用是最广泛、最基本、最普遍的制度环境,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就成为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因此,倡导诚信,惩治背信,重建信用道德规范与建设信用法律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在全社会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让守信用者因守信用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惩罚。诚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现代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也是维护信用的主体。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就是企业的资本、企业的财富、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精神的第一要义。
    企业自律与社会对企业的他律是建设企业信用文化、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根本途径。实践表
明,诚信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记者:信用文化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民营企业应该如何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信用文化吗?
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把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2003年焦点、带有悲剧色彩的企业家之一孙大午,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民营企业家。这里,我姑且不评价他的定位和故事。只谈他所领导的河北大午集团的企业文化,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厂的经营思想,二是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归宿。他认为,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通俗地讲,就是仁义买卖,走正道,重人情。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品的竞争,是道德的竞争。就大午集团而言,就是讲仁、讲义、讲良心、讲诚信,决不向社会潜规则妥协,谋取的是阳光下的财富,是直中取,而不是曲中求。这使我联想到英国智囊库财政研究所主任、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的一句话:“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企业应当承担其产生的社会后果。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并不在于以谋取股东眼前最大利润为目的。只有把员工队伍看成是受尊重的一个群体而不是一群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效率和创造力。”这一文化理念应当引起广大民营企业家的重视和借鉴。
(原载2004年2月6日《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

 


上一篇: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三把钥匙   下一篇:金思宇教授简介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