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来自基层的几点期盼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来自基层的几点期盼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7-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任务,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为保障。经济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新农村建设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单靠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民本身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建议国家调整目前的惠农政策,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扶持:
  一是鼓励农民合理利用粮补资金,最好能集中办一些事情。近两年,国家不仅取消了的农业税,同时也加大了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今年国家按每亩约60元的标准共补助600多万元,分户发给农民,户平只有将近500元,建一个沼气池都不够。但是,若将600多万元集中起来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可修近100公里的通村油路。若用于一个村的建设,可解决整个村“四通一平”建设,这样意义更大,作用更加明显。而且现在有一些农村,由于农民素质不高,暴发性和侥幸性心理较强,对国家发给的钱根本没有用于发展农业生产,而是用于打麻将等赌博活动,因此国家发给农民的钱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也应给予专门的补贴。近年来,国家对公路建设采取了补助政策,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更是将公路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也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掀起了公路建设高潮。但是对水利设施建设,国家却没有采取任何补助政策。作为农村来说,公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国家长期对农村水利设施投入不足,乡镇财政薄弱,村级更是无力投入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基本老化,一遇到干旱年,部分农民生产用水无法解决,农民收入也得不到保障,新农村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三是对城郊农业乡镇,可视情况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对农民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是由于我们地区不属于粮食主产区,属于粮食主产区的惠农政策,辖区内的各乡镇均不能享受。我镇是一个拥有农业人口4万多人、耕地面积10万多亩的农业大镇,与粮食主产区内的许多乡镇相比,农业生产规模都要大得多,由于不能享受主产区内的惠农政策,靠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当地农民迫切希望惠农政策能更多地照顾到他们。

上一篇:评论:农村科技服务的成功实践   下一篇:构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保障机制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