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力除“穷大方”的痼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力除“穷大方”的痼疾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7-28
    近年,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工业项目、规模企业少,经济效益差,财税增幅缓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按理说,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办事应该节俭、花钱应该“小气”些。然而,某些人却“大方”得很:各类办公楼、写字楼、招待所越建越气派;不切实际地大搞城市亮化工程;出行要坐高级轿车;出差要住高档宾馆;来客招待要上名酒佳肴;有的甚至借外出招商引资和考察学习之机,到处游山玩水。广大群众对上述“穷大方”的行为很是不满,辛辣地称之为“大方穷”。
    一些领导为何不事节俭、而热衷于“穷大方”呢?究其原因,一是源于所谓的“政绩观”,认为在自己任上,不搞几个“标志性”工程,不出几处“亮”点,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政绩”,就难以升迁。至于欠下的债,自有下任领导来还。二是死要“面子”,认为如今办事花钱小气,会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便“打肿脸充胖子”。三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认为“大方”掉的钱反正是公家的,不“大方”白不“大方”。四是囿于“礼尚往来”的潜规则,认为我们外出考察学习,人家盛情款待自己,我们当然也要热情招待人家,岂能做“小窟里的螃蟹”。至于上级来人,则更要倾囊款待了。
    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这些欠发达地区还有不少村不通公路,许多农民喝不上干净的自来水、用不上清洁卫生的厕所,不少城镇的居民吸不到新鲜空气,一些城市下岗职工、农村特困户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就医还很困难,急需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因此,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办任何事都切忌铺张、不可浪费。即使我国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也要力戒“阔爷”作风,屏弃“穷大方”的痼疾。

上一篇:农民盼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   下一篇:不要急于打造“模式”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