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今年初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并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较大缓解。但值得注意和警觉的是,当前农村在执行“一事一议”制度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味”或“走样”,农民负担呈现出新的反弹趋势。
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的“一事一议”逐步演变成“多事一议”或“多事多议”,成了随意筹资筹劳的“万金油”。但凡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村集体就按照乡镇政府的意图,随意实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超范围、超标准地向农民筹资筹劳。部分地方更是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大张旗鼓地进行农民负担摊派,强行要求农民以资代劳,美其名曰“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农村因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方面“欠账”较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确需进一步改善。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应切实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慎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要遏制基层以“新农村建设”为借口,实施各类超越农民承受能力、违背农民意愿的“形象工程”,防止“一事一议”制度走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