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抓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抓手”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新华报业网 ︱ 发布日期:2006-6-2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结合江苏省的情况,试论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或政策“抓手”。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抓手”——建立制度化的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归集来源与分配渠道。虽然近几年来,各级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支农力度之大是建国以来空前的。但我们也无须讳言,财政支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不用说我们的各级财政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就整体而言,我们目前从农村、从农民手中拿走的钱财,仍远远多于用于农村建设和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收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制度设计;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或本质内容,则是财政收入在城乡间的公平合理分配使用。在现行的财政账户上,列有“城市建设费”专项,却从未设立“农村建设费”的户头。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制度化的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归集来源与分配渠道,应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抓手。江苏要加快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以便为“新农村建设”户头的注资,腾出更大的财力分配空间。征用农村土地再出售的土地转让金应全部或大部分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户头。唯有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和分配渠道制度化,新农村建设事业也才能形成制度化,才能根据新农村建设内容的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先后有序,稳步推进。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抓手”——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食品安全,也是增强江苏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建立农民增产增收长效机制的需要。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应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抓手。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对推进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确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技术路线,全面拓展和延伸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和造就一支由研究、推广和经营等各类人才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投入,努力吸收和引进国外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抓手”——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比农业科技创新更为重要,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也更为广阔。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三项内容: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在内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和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主要是明确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继承、再租赁、赠予、拍卖、抵押、入股等权利。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和发展权在长度、广度、独立性确定性上得到保障。土地产权问题处理好了,土地的流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是推进和完善农村股份制改革。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在条块利益分割的格局中,农民成为人口最多、但对改革决策的影响最弱的社会阶层。因此,当前关键是积极推进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金融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达的地方经济离不开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关键是如何掌握国家宏观管理的收放有度,既要防“放”后的“乱”。也要避免“管”后的“死”,就当前状况而言,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着重要解决的是后者。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抓手”——加快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江苏在农村电网、乡村道路、农村通信、农村饮水等新农村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实施重点,主要在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在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应率先垂范,走在全国的前列。 
    在我理解,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20字要求,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精神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政治文明(管理民主)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就全省整体而言,三个文明必须要一起抓,要统筹规划,配套实施,整体推进。同时,由于苏南、苏中和苏北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存在的悬殊差距,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区,在具体推进策略、推进重点上,也应有所区别。苏南和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形成重点有效突破;苏北地区则以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水平为当前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重点和抓手。 
    (作者包宗顺,为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一篇:组织实施五大战略推进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市化路径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