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三农”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三农”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面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现在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分析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些重要认识问题和工作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彼此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绝不是一回事。“三农”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彼此密切相关而又很不相同的问题。
    明确“三农”问题一向存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三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意义就在于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现在“三农”问题的突出,不是改革所造成的,而恰恰是改革还不够深入。还有一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不可能超越。通过对“三农”问题的现实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农业本身、农村内部和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更是影响深远的全局性问题,从而成为根本性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农业问题。发展农业的根本目标是提供足够数量的和高质量的农产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农业生产尽管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突出的挑战。正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的“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落后,尤其是农村教育的落后,更是全局性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素质的国民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广大农民的素质不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是空话。农村教育,绝不仅仅与农业发展有关,更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关,因为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外出务工者的大军中去。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也难以实现。文盲必然导致法盲,而在一个法盲充斥的国家中,是难以建立起健全的民主法治秩序的。而农村教育的急迫性在于,一旦农村青少年错过了义务教育年龄段,没有受到9年义务教育,或者教育质量很低,则在他们以后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中,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职业培训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但是,没有基础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一个国家来说,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一旦产生,就同人口超生问题类似,其不利影响将在几十年内存在,并且非常难以改正。
    最后,再分析一下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经济收入问题和民主权利问题。目前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为:(1)城乡收入差距大。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支农措施,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转变。并且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也还看不到这种差距会发生转变的明显迹象。(2)地区之间差别大。不同省份之间,农民平均收入水平有着明显的不同。(3)总体水平低。一方面,全国农民平均的纯收入水平为3255元,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其中更有一部分人口,收入水平更低。(4)增长速度变慢。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是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原因正在于此。

上一篇:履行人大法定职责 推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有感于“农家书屋”为农民“送书柜”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