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农技推广改革的四种创新思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农技推广改革的四种创新思路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 ︱ 发布日期:2006-8-11
    推广改革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要坚持以构建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农技推广新体系为目标,以及科学界定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优化队伍结构、保障经费供给、创新推广方式、完善合作推广机制和妥善安置人员的原则。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要求,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要根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改革创新,逐步构建一个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对于基层农技推广的改革,要按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设置机构,可因地制宜采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向乡镇派驻农技人员,跨乡镇设置区域站,也可因地制宜建立农技推广综合站或行业站,使其成为技术集成的基地、技术展示的窗口、技术培训的平台。  
    二是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对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科学考评制度,改变年底“算总账”的传统方法,试行绩效挂钩、重奖有功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方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变对上负责为主为对下负责为主,以对下负责的实绩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即主要由服务的对象——农民评价其工作业绩。  
    三是方法创新。除积极组织示范指导与咨询培训相结合的常规推广外,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参与式(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培训式(组织专家培训推广员和农民)、带动式(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示范式(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  
    四是制度创新。借鉴国际上农技(农业、农村)推广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大力推行农技推广职业准入制度。确定财政负担推广队伍规模,确保“四费”到位,并根据东、中、西部财政实际状况,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担比例。加快修改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制(修)订相配套的法规,并出台支持多元化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措施。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农技推广事业方兴未艾,农技推广工作者任重道远。作为国家农技推广主力军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制定新措施,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夏敬源)

上一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缘何进退维谷   下一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