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做好激活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做好激活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

——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经济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9
   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住了当前农村市场建设的核心,由于其对象(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主体(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市场化运作)、目标(建立、改造配送中心与标准化农家店)明确,政策扶持到位,组织实施有力,工程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广泛欢迎和好评。小小的农家店,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消费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的难题,成为拉动农村消费的有效载体。 
    激活农村市场需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的有关分析表明,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条件。
    一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中央采取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农民收入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同期,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亿元,同比增长10.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快于城镇家庭。城乡市场增长幅度的差距,由上年的4个百分点缩小到2.1个。
    二是农村消费矛盾开始转变,消费安全已成为农民关心的首要问题。据商务部调查,高达74.8%的农民曾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问卷调查显示,48.9%的农民购买日用品最看重商品质量。由此,新型业态进入农村深受农民、企业、地方政府欢迎。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进农村,与原来的“夫妻店”、代销店等传统业态形成鲜明对照。地方政府也普遍认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是杜绝农村假冒伪劣、保障消费安全的治本之策。
    三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消费需求有待开发。据商务部对全国1万户农民的抽样调查,想购买冰箱、电脑、洗衣机、摩托车、空调机、手机的农民都在20%以上。农民每增加1元钱消费支出,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元消费需求;农村家电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
    四是国内产能过剩,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了新契机。近10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不断增加,企业进入农村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为通过扩大农村消费吸收产能过剩提供了可能。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拉动农村消费,目前既客观可行,也十分迫切。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要有新的突破口
    与城市市场相比,农村市场建设更加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需要找准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找准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切入点。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核心和最大特色是市场,它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商业网点的行政性布局,既不是传统的“工业品下乡”,也不是简单的“超市下乡”,从根本上说,它是“现代流通方式下乡”,是“新型消费观念下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的改革、重组,来拉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引导消费、促进农村市场繁荣的有效举措。
    据商务部市场建设司负责人介绍,现阶段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继续突出市场化运作。从政府部门来说,重点是营造三方面的环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组织保障环境。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主要是在资金、土地、水电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农村现代流通业所必需的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三,要营造良好的体制与市场经营环境,一是积极推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企业的改组改造;二是加强监管,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三是以制度规范发展农村流通;四是为外来的商业企业提供治安保障。
    从流通企业来说,要继续扮演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主角,积极探索农村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在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同时,商务部已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延伸到以“农产品进城市”为主导,构筑新型农产品物流大通道上。
  统筹规划 城乡一体 形成合力
  目前,绝大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市,他们在农村发展的目标市场基本上放在县城,只有极少数延伸到了乡镇。现在乡镇及村一级发展农村商业的主力军,是供销社的企业与部分民营企业。注重引导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提高民族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与外资商业企业的抗衡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尚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紧迫课题。
  建设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当前还需要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些企业只好按行政区域而不是经济区域来建立配送中心,还有的地区只按行政隶属关系来确定试点企业,这限制了企业的成长空间。因此,扩大地区间的开放,在开放中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市场,是农村市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同时,要加强商务部门与财政、税务、银行、工商管理等部门协作,注重充分利用和改造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国家邮政局等系统的传统网络,健全机制,凝聚合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据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分析,当前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要注重解决五个问题:一是统筹考虑,建立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二是重视研究农民消费特点和结构。三是注重建立农产品流通渠道。四是在农村不仅要重视生活用品流通,而且要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五是不仅要引导城市的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而且要引导农村个体商业规范发展。
  农村市场大有作为,激活农村市场是篇大文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这篇文章将会越做越精彩。

上一篇:解决“三农”问题的几个关系   下一篇:江苏:多元视角中的新农村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