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部署城乡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得民心的惠农工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就是要培育新农民。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就是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民的培养,新农民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们必须注重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演进,没有新农民,再好的规划难以实现;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新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培育新农民,努力把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这二十字是有机的整体,既包括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包括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没有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新型农民就是: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二是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富裕农民。只要有这样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没有一流的知识,就没有一流的农民。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 培育新农民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要让农村树立新的观念。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靠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如果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一场戏,那么农民是这台戏的主角,他们直接影响这台戏的好坏。所以培育新农民首先要树立农民的强烈意识和进取精神。现在有一部分农民认为建设新农村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只要自己种好自己的几亩地,过上安逸的小日子就行了。这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去甚远。农民不仅要有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方法,更要有全新的观念、要有进取精神、要富而思进,不能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其次,要增加发展经济、致富奔富的新技能。长期以来,农民生产经营方式单一,农民致富缺技术少门路是制约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建设新农村就要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帮助农民拓展更宽广的致富路和空间,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一至两门新技术,每个农家都有科技明白人。同时,还要扩大农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培养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农村科技方面的人才。我们可以把新农民培训学校作为载体,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法律、礼仪、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把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知礼仪的新型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