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农民看电影光靠政府埋单还不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农民看电影光靠政府埋单还不够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大连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5
    据报道,从9月份起,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大连市县两级财政将每年投入460万元,解决农民看电影问题。全市农民将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到和城里电影院一样的35毫米电影,每年计划放映1.2万余场,真正做到“农民看电影,政府来埋单”。此举在辽宁省乃至全国都“领先一步”。 
    相信广大农民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定会有秋天丰收般的喜悦。电影作为最喜闻乐见的艺术,曾经为广大农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以至于如今许多上了岁数的农民,每当提起当年的“露天电影”,总是两眼“放光”,唠起来更是滔滔不绝。只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影放映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已成为“过去时”。许多地方的农民已经记不起来,村子里上次放电影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从2004年起,大连市连续两年开展了“公益电影进山乡千场放映活动”,至今已经为65万农民放映了优秀影片2000余场。广大农民对于重新能够在家门口看到露天电影,感觉只有两个字——高兴!而这次实施的“农民看电影,政府来埋单”的“2131工程”,无疑会成为大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为新农村文化建设锦上添花。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要想更好地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单靠政府努力,似乎还嫌“单调”了一些。先别说“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能否满足已经富起来了的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各种条件设施都还较差的村子,能否受到“2131工程”的惠及,尚是未知数。所以说,如何充分利用民间自发的力量,并与政府政策有效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拓展农民看电影的渠道,是摆在相关文化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前不久,笔者到瓦房店一个村子里办事,看到该村干部正在写宣传广告,通知村民晚上在村广场前放映两部电影,由某某公司赞助。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公司是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新企业,开业之时,为了答谢村民,花钱举办了一些文化活动,包括放映电影,企业此举得到村民的一致响应与好评。据悉,现在农村有不少地方,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办各类庆典纪念活动时,主动放弃以往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模式,转而青睐于举办深受农民欢迎的各类文体活动,花钱不多,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及宣传效果。 
    这些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能否对类似农民自发组织放电影这样的好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让广大农民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好电影,有效抵制一些低俗腐朽文化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建设新农村要注意因村制宜   下一篇:别把下乡当解馋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