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发布日期:2006-12-5
   “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这样做曲解了新农村的涵义。应在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硬件’的同时,更重视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这一‘软件’建设。”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在参加南开大学三农学社5周年纪念讲座上如是说。
    张晓山指出,将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建设,盲目地搞工程,有能力干,没能力也要干。甚至单纯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盲目减少村庄,用强迫命令的方式让农民集中建房、上楼,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他认为,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最终目标。
   “如果我们能将农村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培养出数以亿计的体魄健全、思想和文化素质高的新型农民,他们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出农村,也将适应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建议应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事业、文化事业以及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张晓山还指出,应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现在许多情况下,作为农村集体财产所有者的农民不能当家作主,而由村干部或基层政府替他们当家,广大农民群众对于集体事务或集体财产的处置不仅没有决策权、参与权,有时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这是导致农村发生冲突、矛盾,出现不和谐现象的重要因素。
    张晓山建议,为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起到主体作用,应探索在农村建起一种有效的民主制衡机制。(张丽 李新玲)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要找准“两个反哺”的结合点   下一篇:如何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难题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