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大变革的一个契机,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农村面貌能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变化。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人、财、物向外流出,农民处境越来越糟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国家的力量采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手段,缓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所处的不利处境。新农村建设是在为我们的现代化赢得时间,等到50年以后,国力越来越强大,城市越来越发展,农民越来越少,并且能成为农业经营的大户,到那时整个状况就扭转过来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刘玲玲:农村发展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县乡财政困难。县乡政府应该是公共财政,农村的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治安等,这些政府提供的服务还不到位,应该有这个财力。这个问题解决后县乡政府才不会伸手向农民要钱。二是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的医疗保险,现在已经建立了合作医疗,但养老还没解决。三是农民承包土地问题。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城乡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差距,二是权力差距。以户口制度为核心的权力不平等,导致了城乡居民的权力差异。目前,在就学、就业、医疗保险和公共产品的享用上,对于农民来说都是不平等的。而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最亟待解决的还是农民增收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收入问题都是农民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而农村问题本质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拉大。(杨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