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不能“富了口袋”“空了脑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不能“富了口袋”“空了脑袋”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7-2-25
    随着经济发展,各地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些地方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建设并没有相应地发展起来,而一些落后、迷信的东西却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了起来。
    春节期间记者到农村过年,看到村口农田里,立着一个新建的土地神位,因为香火旺,往来的人把旁边一块田都踩成了平地;村子里不少新居门头装着明晃晃的“照妖镜”;新屋的周边污水横流、畜粪遍地,让人难以插足;还有把药渣倒在路上,希望让路过的人把病带走。凡此种种,表现了当地农民“富了口袋”,却没有“富了脑袋”,反映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没有物质文明作为支撑,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精神文明需要培养,先进文化需要建设,并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自然而然实现。许多地方的实践一再证明,那些糟粕泛滥、迷信盛行的农村,其基层组织一定是“软懒散”,缺乏号召和组织能力,精神文明建设几为空白;农民形容这些地方是“一年不开一次会,一年不看一场戏”。相反,那些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的地方,不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搞得轰轰烈烈,逢年过节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而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东西就少得多。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中就有“乡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镜子,要实现乡风文明,必须在农村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各地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推动基层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让农民有报看,有书读,有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能收看收听电视广播。此外,还要持续、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文化下乡作为“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为农民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有知识、懂法律、讲科学的新型农民,不仅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且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各地要善于培养,善于发现,善于使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大量新型农民,使新型农民不仅成为农村致富领头人,更成为农村健康生活方式的引路者。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比“村容整洁”更深刻的内在的根本性变化。新春佳节暴露出农村的一些陋习提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行先进文化须臾不可放松!

上一篇:应当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孵化工作   下一篇:众说“三农”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