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报道,介绍海南省建立农技“110”,配备电话服务系统、远程视频系统和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将各类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农村各种科技人才都纳入服务行列,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远程指导、网络会诊、田间课堂、技物结合等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阅后深感欣慰:它不仅为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找到了一种新的释疑解惑的途径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将执政为民的观点变成了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 然而,笔者在激动和欣喜之余,也不免生出一些遗憾:上述这种新举措却未能得到很好推广和普及。就拿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如皋市来说,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近几年的机构改革中,市政府将原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多种经营技术指导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服务站,并将原来的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农技推广组织和农业科技人员被推向市场。这就使得农技推广组织和农业科技人员在为农服务的同时,还要为自己找饭吃,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弱化的现象;加之村级又没有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因而使得镇、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断层和脱节,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以落实到位,一些农民在需要农业技术指导和提供病虫害防治时,往往难以如愿。特别是不少农民在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诸多方面遇到的难题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造成了农业的减产减收,有的甚至造成亏本。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全国各地都能效仿海南的做法,迅速建立农业“110”,从而为农民生产经营排忧解难,为农业增产增效出谋划策,为农村富裕繁荣尽职尽力。笔者认为,建立农业“110”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以县(市)级建立农业“110”指挥中心为宜。因为范围过大,不易及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及时处理各类涉农案件;范围过小,又难以集中农业技术等各类专业人才。 二是要舍得对农业“110”指挥中心的财政投入。要为农业“110”指挥中心配备电话服务系统、远程视频系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等所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以及下乡到农村农户田头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和到现场处理涉农突发事件所必须的车辆、摄像机等。 三是要建立农业“110”指挥网络。县(市)级要整合农林牧副渔等各类人才资源,建立农业“110”指挥中心,使农业“110”指挥中心能全天候服务。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农村工作政策法规的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应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以随时接听农民的电话咨询,接待农民的来信来访,认真解答农民提出的关于种子化肥农药的选购与使用、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田间管理、致富信息、市场行情预测和土地承包、农业扶持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提问,热情宣传农民致富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新动态和致富成功的经验典型,引导和鼓励农民搞好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以助推农民发家致富。同时,还要能现场处理农民对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和害农事件、侵犯农民利益、农村恶性案件等各类举报,以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打击犯罪,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李四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