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填平条条横亘在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别之沟,尤为关键。 为拴心留人,在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努力促进硬件建设的情况下,要强化农村师资软件建设。为此,山东省临邑县将农村教师工资全部上划统筹,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并按照《义务教育法》对教师待遇问题的规定,城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相应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10%。该县还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教师工资、杂费、“两免一补”、预算内公用经费、危房改造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去年县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经费8000多万元,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对于农村贫困教师,该县设立“烛光工程”救助基金,两年来发放救助资金8万多元,救助农村34名贫困教师,县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筹集资金近20万元累计救助农村重病教师10多人。借鉴临邑县的做法,笔者建议:留住农村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对农村骨干教师的优待政策,不惜从资金上倾斜,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生存条件,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通过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活动,政府或学校要发给这些优秀教师一定数额的特殊津贴和奖金,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从感情上给教师以慰藉,及时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家庭困难,多些雪中送炭,使农村教师安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