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平2001年就在湖南丽臣实业公司下岗了。不过,2004年他的下岗创业生活萌发了喜人的希望。凭着一手摄影的好手艺,他通过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购置了一套数码设备,开展数码影像业务。一上数码,他开的小店生意立刻红火起来,现在店里的业务量60-70%是数码业务。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小额贷款,我就难上数码设备,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象粟平这样,通过政府小额贷款扶助,最终找到了创业岗位的下岗职工还有不少。在社区、在街道,下岗职工凭着辛勤的双手,在小额贷款的扶助下找到了另一片天空。
200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努力实现再就业列为八件实事中的第一件实事。湖南各级劳动部门不但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岗位,介绍岗位,更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让他们自主创业,创造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就业处处长陈范勋说,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不少树立了信心,又重新为社会发光发热,而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介绍, 至2004年12月底,全省各级财政共筹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5021.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拔付5650万元,各市州自筹9371.3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1581.4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9%。有15846人通过小额贷款重新走上了岗位。
为了保证小额贷款能够顺利发放,湖南省劳动部门突破性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小额贷款风险大,手续复杂,银行对此积极性不高,而下岗失业人员也视其为畏途。因此,银行在以前并没有实质性地开展过这项业务。
劳动部门首先建立了担保机构,筹集担保基金,并且将任务下达各市州。年底没有完成小额贷款目标任务,一票否决,取消再就业评先资格。同时,各级劳动部门加强了与银行的协调,由财政支持担保机构担保,分担了风险;并且简化了手续,办理贷款开展一条龙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只要符合条件,愿意创业,就有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
仅有创业资金对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级劳动部门相继开展了SYB(创业培训),教下岗失业人员如何创业,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技能。
创业培训让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拾起信心,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陈平凡2002年11月从长沙市联运总公司电器厂下岗。然而,她现在却是一家不大不小酒家的老板。如果不是店员介绍,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的弱女子竟单独撑起了这样一个饭店。
她说,下岗后她就参加了长沙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培训。在培训中,她们学习了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法律知识、和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她树立起了信心,于是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饭店。由于策略运用得当,饭店生意越做越火,现在店里已经雇请了6名员工,其中有1名也是下岗失业人员。她感激地说:“创业学习让我走自己的路有了目标和信心,知道只要愿意劳动就会有一席之地,就不用向政府伸手。”
长沙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廖雪梅老师说,2004年她们共举办了18期创业培训班,有810名学员学习了创业基本知识,60-70%的学生自己创了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员自己创业后,还吸纳安排了其他的下岗失业人员。
据统计,200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52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82万人。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94万人,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效。陈范勋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固然与湖南GDP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需要更多的岗位;就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和劳务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是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帮教他们创业已成为开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