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创业培训>文章内容
创业项目推介凸显知识短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1-23 (阅读次数:

  这段时间,吴学志和刘森生一直在为创办饲养场而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在北京市确定的定点创业培训机构之一的崇文区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培训,接着便去河北围场县联系征地事宜,决定在那里办一个养羊基地……虽说很辛苦,但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当上小老板了,两个人心里都甜滋滋的。

  吴学志和刘森生从某公司失业后很想创业,但不知道搞什么项目,怎样才能实现成功创业。在培训班里,创业培训教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业指导,最后确定饲养品种羊。项目确定下来后,他们在培训班里系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他们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到河北围场县以每亩200元的价格租了12亩地,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圈舍建设。今年一开春就可正式投产,6个月后便可生产出成品羊。

  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当上小老板了,吴学志对创业指导老师充满感激之情,对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表示由衷的赞赏。他对北京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成员、崇文区职业技术学校开发部部长李治安说:“您跟我素不相识,却对我的事这么热情,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刘森生说:“市里搞的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等一系列服务,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上大学还管用。”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以来,凡是接受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的失业人员,大都有着与吴学志、刘森生一样的感受。

  去年4月份失业的郭永升,9月8日通过参加北京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创业项目推介展示会,选择了无水洗车项目,并在专家的指导下,于9月23日创办了一家无水洗车中心。从此,郭永升由一名失业人员成为一个小公司的经理。如今,他的小公司已在北京的万寿路、北苑、知春路建起了4个服务网点,此外还有7家加盟商。谈到创业成功的感受,郭永升说:“市里的创业环境好,市劳动保障局给我这棵几乎干枯的小苗送来一场及时雨。没有他们的指导帮助,我可能还在失业”。

  然而,在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员特别是失业人员中,并非都像吴学志、刘森生、郭永升那样如愿以偿。去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分两批共推出58个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下的创业项目。到目前,推介成功的项目已有17个,101人实现了创业。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北京市劳动保障部门所期望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多数项目没有推介成功呢?据介绍,创业知识的短缺成了实现创业愿望的一大“瓶颈”。由于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有高有低,人们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也出现了一冷一热的现象。在已经推介的创业项目中,洗车类项目、社区保健工作站和女性家庭健身房等健身类项目,因其技术含量较低而比较抢手。目前,健身类项目已开店10家。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如蓄电池超级复原技术、光触媒等,不少人不敢问津。一位咨询者对笔者说:“我连光触媒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敢轻易尝试。”还有一些项目因其他原因而不被看好。如社区连锁便利店项目,咨询者超过2000人,但因寻找店面比较困难,至今还没有一家开业。

  创业项目推介凸显出来的创业知识短缺,对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市劳动保障部门希望广大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

  据了解,北京市劳动保障部门已为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一套组织严密、比较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

  他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早在去年5月份,北京市就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筹备组,具体负责全市创业项目的征集、评价、推介及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各项创业服务的筹划和组织工作。

  通过公开招募,目前已拥有一个由75名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专门对从社会上征集来的项目和失业人员自选的项目进行评价论证;围绕人们创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对创业项目的执行过程跟踪提供“门诊”服务、“会诊”服务、上门服务、结对子服务、网上服务等。总之,从创业项目选择到实施的全过程,都有专家提供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创业者可随时得到专家的指导帮助。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已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了3家创业培训机构和4个创业见习基地。有创业愿望而又缺乏创业知识的人员可到创业培训机构学习相关知识,到见习基地学习开业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本领。

  设在北京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的北京市创业指导服务大厅,已于去年11月面向社会开放。大厅内设有创业项目征集、创业咨询、专家联络、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等6个服务窗口,随时为咨询者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开通了专门的咨询电话,并在“北京就业”网站设立了查询服务项目。

  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北京市着力抓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去年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已经提出了2005年创业服务目标:征集创业项目1000个,经过评价论证向社会推介100个,帮助1000人实现创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市劳动保障局针对不少人缺乏创业知识的情况,决定把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作为今年创业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全过程的指导,使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增长创业知识和创业本领,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失业人员实现创业。 (本报通讯员 郭遇) 


上一篇:上海:创业培训有了“免费午餐”   下一篇:湖南:劳动部门帮教我创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