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应找准定位 工会组织作为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立足于履行好工会职能,这是基本的定位;着力于发挥好自身优势,这是基本的思路;着眼于实现共建共享,这是基本的目标。要依据定位,明确任务,依据优势,突出重点,围绕共建共享做文章,求实效,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职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当紧密结合新时期职工群众新的思想实际,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职工头脑,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增强工人阶级与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三是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职工,增强广大职工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职工,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职业道德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发挥工人阶级在促进社会风气好转中的时代先锋作用。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应加强统筹,进行整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劳模工作及工人先锋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之中,融入工会工作的各个领域,体现工会作为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大学校的综合效能,使各项活动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引领广大职工奋发向上、团结奋斗的有效载体。
构筑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个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全体成员在思想层面是否相通,在文化层面是否相容。因此,工会组织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组织文化背景下劳资双方的思想文化基础,致力于建设以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的思想文化,使工会工作成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引擎。一是要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形成包括和谐的理念文化、和谐的制度文化、和谐的环境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同时,要充分运用创建“工人先锋号”等职工建功立业活动载体,组织职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引导经营者自觉尊重劳动,关爱职工,坚持以人为本,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模范。二是要大力培育法制观念,推动建立依法办企、依法维权的行为规范。要积极拓展工会、职工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沟通的渠道,充分运用法律赋予工会的代表权和职工的民主监督管理权、集体协商权,充分发挥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工作常设机构的作用,向经营者大力宣传依法、民主、公平、公正的理念。要充分运用社会媒体,积极宣传有利于建设民主管理和协商机制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制度化建设。三是要积极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困难职工救助中心、职工心理咨询疏导机构、职工求助热线等平台,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疏导职工情绪,通达社情民意,帮助职工渡过生活和心理危机,营造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
为广大职工实现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帮助广大职工实现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会应当努力为职工实现全面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一是要为职工实现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参与制定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机关企事业职工培训规划和经费保障制度等微观层面,全方位为职工实现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提高职工身心和谐与健康水平。三是要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搭建互联网平台、发展职工报刊等措施,为职工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充分发挥职工院校、职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大工会职业培训工作力度,为职工学习和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创新和创业能力创造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