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性出场
来源:求是 作者:金元浦 发布时间:2008-10-06 (阅读次数:
一、全球创意产业的兴起

    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它包含了如下含义:1.当今的文化经济创造往往来源于创造者的才能和创意;2.这种创意的实现和发展依赖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和运用;3.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通过市场的大规模运营创造大量财富;4.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帮助和增进就业的潜力。据此,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也被列为重要的相关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他们注意到创意产业对优化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而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致力于发挥创新、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背景

    在全球创意产业勃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如何使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发展,保持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平衡发展,成为我们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新型产业,是保持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必由之路。

    按照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北京、上海和一些省市提出并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是发展观念、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是在过去总体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于过去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第三产业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与高科技相关的内容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正处于产业升级、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不仅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新的调整,产业自身需要上台阶,在服务业内部也需要更高的产业细分和产业提升,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好机遇。我国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适度地将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调整、转型与重组,也是必要的。通过创意设计和服务更新,寻找提升第二产业,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的创意化、高端化和增值服务化,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这样一来,创意就成了当代产业结构中的一种原发性的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媒介革命、数字高科技和互联网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形态,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它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产业走向内容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将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我国一些城市发展创意产业,也是适应当代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举措。21世纪,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的重要方面就是国际化大都市或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北京、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自觉选择了一条参与全球国际化大都市高端竞争的发展方式,选择了一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端发展路线,以保证自己在未来国际化都市的竞争中,始终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和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级阶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东部中心城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郑州、长沙以及地处西部的成都、重庆等城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二梯队;而以云南为代表的西部省区则形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三梯队。不同的发展层次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在总体上则要实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经济的精神性特质。创造性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在当代社会,大众流行文化遵循时尚化、浪潮化的运行方式,使得文化产品的新颖性、短时性和强烈的视听特征空前显现出来。创意产业所包含的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游戏与网络游戏、动漫、DV、FLASH、短信、手机增值业务、网络视频等,无不强烈地依托于新的创意、新的设计。

    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这种保护首先保证了创意者的利益,维护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同时保证了对外文化贸易的国家利益,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文化利益。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只能建立在创造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创意群体,特别是最富创造性的高端创意人才。创意者的基本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就会形成鼓励、支持创新创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从而吸引创意人才,促进创意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以小康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最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创建或重组的新型产业,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而兴起的一种升级换代的产业门类,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引擎。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上一篇: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宣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蓬勃生机   下一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