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万钢:创新开启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10 (阅读次数:
  2000多年前,一个西方古国创办奥林匹亚竞技会,拉开了人类追求光荣与梦想的序幕。100年前,在变革中寻求富强道路的国人第一次提出了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的问题。2008年8月8日,承载了百年梦想、踏着29个足印而来的北京奥运会,掀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值得铭记的一页,奥林匹克精神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当一幅跨越时空、美轮美奂的中华文明画卷徐徐展开的那一刻,我不禁感怀于中华民族勃勃的进取精神和拥抱世界的创新情怀。

  记得当年,自己在德国求学时,每当漫步于孕育近代德国振兴之路的莱茵河时,便不禁驻足想起祖国的黄河。莱茵河为德国的近代工业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河则谱写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19世纪前叶的莱茵河让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凝化成现代化的生产力和生产体系;而彼时的黄河却止步于天朝大国的迷梦,闭关锁国、因循守旧,隔绝于世界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丧失了富国强兵的历史机遇。

  百年的沧桑巨变,百年的求索与追寻,百年的自强与奋斗。今天,当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我们满怀豪情地为创新的中国喝彩。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体育的盛会,也是一个创新的舞台。开幕式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艺术完美结合,让全世界的人们充分领略优雅的东方情韵,感受中国的时代魅力。“中国印”、“福娃”、“祥云”、“金镶玉”,无不闪耀着艺术创新的灵动。集成多种技术绚丽多彩的焰火、珠峰之巅“坚强燃烧”的奥运圣火、“鸟巢”和“水立方”等场馆设计与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节能环保的清洁汽车技术,无不展现着中国人创新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奥运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系统、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也无不体现着管理创新的理念。创新为北京奥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细节。北京奥运会为展示中国科技实力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使我们能够更加挥洒自如地谱写北京奥运会的壮美华章。

  创新是推动历史沿革、走向未来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在创新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命运。这在过去是如此,在今天和将来也都是如此。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古代中国的汉唐盛世;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今天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让创新的成果惠及亿万群众,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让中华文明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传承久远、发扬光大。

  今天,面对世界一片的喝彩,我们需要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理性的思考,更加务实的苦干。作为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奋起直追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国情实际,正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了众多有形和无形的宝贵财产。如何把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融入未来的发展进程之中,继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创新的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

  百年沧桑砥砺,百载春华秋实。北京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主题。让我们伴随着奥林匹克的节奏,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奏响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强音,开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辉煌篇章! (ebs)
上一篇:残奥心语:文明的标尺进步的阶梯(附图)   下一篇:科技奥运背后的自主创新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