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北京、中国对全世界的庄重承诺。看过昨天晚上的残奥会开幕式后,我想说的是:两个奥运开幕式其实也一样精彩。而且和奥运会不同的是,残奥会开幕式演出是由健全人和部分残疾人艺术家一起完成的,这更赋予了它打动人心的力量。“超越、融合、共享”,北京残奥会的理念在她开幕的那一刻起就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实践。 这注定是一届不同凡响、无与伦比的残奥会。全世界有6.5亿残疾人,而我国就有8300万。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举办的本届残奥会理所当然会在残奥会历史甚至是人类文明史上书写新的一页。北京的组织者们为本届残奥会的成功倾注了全部心力,为赛会提供了最好的场馆和服务,北京的公众踊跃购票,争相一睹残奥健儿风采。难怪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先生要在开幕式上说:“这是残奥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北京迄今为止的努力配得上这样的赞美。 这注定是一届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甚至超越体育的残疾人盛会。对于残疾人的态度以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标尺。中国一直重视残疾人事业,而残奥会在北京的召开,更能给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最近7年来北京的无障碍建设便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正如克雷文先生所言:“比如一个北京残疾人,如果他不能无障碍地参观故宫、长城,他可能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而现在,这些都不成问题了。” 从此意义上讲,北京残奥会将会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一个坚实的阶梯。 对于更为广大的健全人来说,北京残奥会也将是一堂净化灵魂、重新打量思考人性的大课。有网友表示,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与残奥会,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着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在关注、惊叹于“水立方”和“鸟巢”之美丽的同时,我们理当也应为残疾人朋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喝彩,并有所感悟。 关爱残疾人需从理解和尊重开始,残奥会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和残疾人互相学习、融合共享的平台。

9月6日,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德国代表团入场时打出“北京,你好”的字样。本报记者杨登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