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关于企业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 作者:季振华 发布时间:2008-07-24 (阅读次数:

[摘  要] 先进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的体现,因而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文化题中之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中国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纳入了企业管理中,成为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企业工会组织作为工人阶级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企业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工会组织的擦浴和推进。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这就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到了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面前,也放到了每个工会工作者肩上。
   

     一、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体,决定了中国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之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之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先进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的体现,因而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文化题中之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2.落实依靠方针的重要内容。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与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肯定,深刻阐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现实意义。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历史前列,始终发挥着先进阶段的强大作用,不愧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也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工会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凝聚职工队伍,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发挥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本。我国企业无论什么所有制,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职工都有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工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厂务公开等工作,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职工参与,这样做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和谐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文化的力量融合劳动关系,实现劳资双赢,是树立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新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因此,工会要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担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者的重任。

      二、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误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切实保障工会组织的地位,从而使工会组织这一群众团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人们都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在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上,人们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肤浅认识。
     1.无关论。部分工会组织把自身职能狭隘化为民主管理和职工维权,认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工会工作无关。实际上单就工会基本职能的维权看,他不仅包括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也包括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通过职代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在企业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及干部廉政建设等问题上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工会工作的任务,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而仅就工会自身角度来说,顺应社会发展大势,调整工会整体思路,并通过大量既踏实又有效的工作来推动企业进步,促进整个社会健康而有序地发展,这无疑对确立工会自身的地位、发挥工会自身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从这方面来思考,亦可体悟到工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我们同样也可以感悟到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2.配角论。有些工会工作者片面化地认为党委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行政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倡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企业文化部门是具体执行部门,工会只能是个“跑龙套”的配角,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团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工会确实可以多方面地发挥重大作用。工会作为群众组织来发动、组织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发挥党委或行政领导难以置换的效能,而且工会开展的许多工作和活动,其本身就能够有力推动优秀而又强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乍看起来,在繁杂的企业工作结构系统之中,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分别属于不同范畴,一个是政治学范畴,一个是管理学范畴。而论其实,二者又有着难以分割的内在有机联系。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而企业文化建设正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使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更加深入人心。
       3.替代论。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总会与精神文明或群众文化、业余活动混为一谈,把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为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替代论显然是错误的。就工会工作而言,有意识地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拓展工会工作思路,极大地丰富工会工作的内容,开创工会活动的新局面,而且还有助于工会工作更加紧密地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这对有效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就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言之,由于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及由此产生的群体行为规范。因此,透过工会这一职工群众组织积极、主动的参与,可以真实、全面而又具体地了解职工群众的利益意愿、文化心态、现实需求,从而有助于以企业经营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因之而不会流于形式。此外,工会组织的参与,还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更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这无疑能彰显企业文化固有的群体性特征。
      4.等同论。有人认为作为 “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与我国企业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没什么区别,只是文字化为一种时髦提法而已,把企业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企业文化工作。
     实际上,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同的应用科学,它们的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内涵不同、机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同时它们具有较多的共性,具有文化含义上的一致性,工作目标上的趋向性,管理职能上的相容性,实施方法上的互补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二者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不能互相代替。应当说工作主体相同是二者关系的主导方面,唯其如此,才使二者的结合成为可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政治保证作用,而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拓展了渠道和改善了工作环境。两者既可相互渗透,又可相互促进。

      三、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兴起,给企业工会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有效的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如何确立有效的对策和途径,是当前摆在工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增强文化自觉。企业文化的根本追求是将人文因素融入到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与工会工作强调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相吻合的。要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倡导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觉,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使其弘扬的核心价值不自觉地成为职工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坐标,在不经意中影响职工的认知与实践。企业工会的责任就是把职工的所思、所想、所行、所做、所为以文化印记的方式,痕迹化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动力。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组织优势和广泛的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发动起来。工会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综合运用工会组织的优势,将情感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法纪的力量,物质的力量和环境的力量合力化,激活企业文化建设的潜能,增强文化工作力度,提高文化工作效益。
      我们公司工会不断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子企业文化新的内容,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品位。一是发掘企业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公司《职工学习手册》、《基层建设周刊》、文化新闻网等企业媒体上开办企业文化建设专栏,用职工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向职工灌输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理念,规范职工的行为、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二是加强企业精神的养成教育。从培养职工严细作风,建设过硬的职工队伍出发,按照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我做起的指导思想,用企业精神规范职工的具体行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渗透到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三是选树企业精神的典型代表。充分发挥他们在培育企业文化方面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把个体行为逐步转化为群体行为。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工会每年都聘请专业人员分层次对公司管理者、普通职工和女工进行礼仪培训。
      2 .转换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管理特质决定了其管理方式必须着眼于创建文化管理模式。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工会组织只有坚持积极探索文化管理的新途径、新机制,把企业的经营之道的各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作业标准和岗位职责的要求之中,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实践中,我们公司工会创新转换管理机制,通过实现“文化”软管理与管理硬“文化”的有机融合,把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厂务公开等工作纳入文化的轨道,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和谐、催人奋进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使职工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在这种精神氛围的熏陶中得到调整,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目标之中,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企业命运联系起来,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其中我们以职代会为载体,引入“参与式”管理,最大限度地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工作。公司总经理接待日,为领导与职工的真诚交流架起了“连心桥”,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开设了“直通车”。公司网站设立上总经理信箱和总经理论坛,听取和解答职工的意见反映和疑惑,实现了领导与职工 “零距离接触”。在工会网站上设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专栏,保证广大职工对公司事务的知情权。
      3.丰富工作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传统的政治优势,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的管理模式,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工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这不仅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实践上的可行性,而且还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价值意义。而从工会角度来看,只有不断丰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为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际操作中,我们公司工会建立起多层次的职工参与机制,综合运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双重杠杆激励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开展的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革新或技术竞赛活动等,这既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对优秀而又强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起推动作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们为企业职工提供模仿效法的典范,起着示范性的作用。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从评选、表彰、宣传、奖励等各个环节推广其思想精神,从而在职工群众中产生“见贤思齐”的激励作用。2006年,公司参加央视举办《城市之间》活动中,我们组织了200人的劳模标兵啦啦队,到海口总决赛现场加油助威,成为现场一大亮点。2007年,公司又组织巾帼女杰、杰出青年、劳模标兵远赴法国参加国际版《城市之间》的比赛,最后成为中国代表队的御用“助威团”,在国际大舞台上努力做好展现中国文化、中国石油文化、大庆文化和炼化“三相”文化的使者。几年来,我们公司冠名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大庆炼化杯”女子柔道预选赛的接待工作;参加了石油体育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2007年全国石油职工“大庆油田杯”台球比赛;组织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球迷世界杯》、《全明星猜想》、《雅典猜想》等节目,无论是队员还是现场观众都有功斯劳模标兵和普通职工代表身影,而且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窗口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展示了中国石油人形象。
      4.活化活动载体。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履行自己一般功能的要求。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工会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可靠组织保证,使得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工会的群众化工作方式,众多的阵地和较完善的文化、宣传体系,容易被广大职工所接受。关键是抓住运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人文思想和寓教于乐等手段来活化活动载体,为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群众性。给职工以施展才华的机会,造就职工的成就感,使职工对自己、对企业充满信心。
     我们公司工会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聚心育人,以人为本;坚持持之以恒,稳步推进的原则活化创新企业文化活动载体。从铸造深层精神文化需要选树典型、宣传先进;从提升队伍素质需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从职工价值分流需要举办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从企业形象宣传需要冠名体育比赛、艺术展示;从文化传播需要进行征文比赛、演讲活动;从弘扬体育精神需要开展全民建身,修建场馆;从企业社会责任需要进行扶危解困,走访慰问。使文化之道为职工思维上的定势,价值上的取向,行为上的规范。几年来,我们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以车间为单位建立“基层书吧”;为推动全民建设为每个装置配备全套健身器材;为创建和谐社会积极参与大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支援灾区建设在四川地震的第一时间组织捐款。
      

       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都有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时代价值观,也是企业发展的助跑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工会参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用和谐文化弥合利益冲突,为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TL)


上一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升职工素质   下一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