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图)(4)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10 (阅读次数:

  秦绍德:我想,小学应该是养成教育,中学是公民教育,到大学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上中时,我讲到,现在有许多东西被中小学扼杀了。比如兴趣,一个厌学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得好?一个被应试教育搞得昏头昏脑的学生,跑到大学里来,毫无兴趣,只有恐惧,甚至厌学。就算有,所谓兴趣,也是父母给的,社会教的,不是自己的兴趣。还有,学生要会学习,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会不会听课,会不会记笔记,这些都很重要。另外,我主张学生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复旦在自主招生的时候,就很看重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

  蔡达峰:在美国,一所好的高中,可以开出三四百门课程。而我们的高中,能开三四十种就很好了。美国学生在高中一定会完成个人的人生规划,获得教师的个性化辅导,并擅长某种体育运动,但中国的中学做不到。实行应试教育的高中,哪怕培养出的学生成绩再好,在对人的能力培养方面还是不强的。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中小学教育还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秦绍德:我觉得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教育行政机构一定要改变评估体系,给中小学宽松的环境。目前,上海正在这样做,比如,各学校不得统计高考升学率,又如中学生毕业必须有体育学分,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改革一定要有正确的理念进行引导,否则会走偏方向。我认为,对中小学教育的定位非常重要。站在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教育要实事求是,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不要有过高的社会期望。现在的社会期望和家庭期望已经够高了。很多都是不现实的。没有正确定位和理念,贸然讲改革,有时会做一些回头看时才发觉是不该做的事。

  解放周末:能否具体说一下“不该做的事”?

  秦绍德:比如,让小学生上研究性课程。你让他研究什么?还要做论文,结果是苦了家长。我前面讲过,小学主要是养成教育,中学是公民教育。中学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抓手。但我们现在的中学历史课本甚至不讲朝代更替,只讲文化。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所以这种改革一定要认清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与功利社会博弈

  解放周末: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深受社会的关注,也深受社会的影响。推行通识教育两年多来,复旦从社会上得到了哪些反馈?

  秦绍德:虽然社会很关心大学,但大学和社会沟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误解。我们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以及自主招生改革,也容易被误解。例如,自主招生改革被理解为复旦大学抢生源,也被怀疑公平问题。其实,我们投入如此多的精力、资源,并不是那样考虑的。我们主要想通过自主招生的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我们需要学生提供5方面的个人材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审核,然后是笔试、面试、录取,采用最严格的措施,从制度设计上保证公平。此外,通识教育也是这样。社会也有疑虑———进来了什么专业也不分,还是找其他大学的好专业吧,起码专业方向明确,将来工作好找。

  蔡达峰:一些人对通识教育的评价标准,是按照应试教育的眼光来看的,包括自主招生,也有人用功利眼光来看。在我看来,“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和功利社会进行博弈。我们很清楚这是一场博弈,我们愿意做这件事,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秦绍德:是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通识教育是全社会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我们打算以一点粗浅的认识,推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不转变,创新人才就无从培养。

  解放周末: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无法推行,老百姓关注的教育问题也最终不能得到解决。

  蔡达峰:有句话叫“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更多地体现在基础建设方面。但我个人认为,“优先”指的更应是社会对教育的看法。今天的通识教育,一定是和当今社会有冲撞的。如果没有的话,就不需要教育改革了。我们要培养的,是目前还没有职业的公民,是着眼于10年、20年以后的。因此,要看到的是他们内心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给他一个饭碗。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未来,起码不能落后于社会,更不能趋于世俗。所以,教育一定是有难度的,但好的大学一定会挑战这个难度。无论承担什么代价、什么压力,我们都不会退却。

  秦绍德:当前社会上也有一种声音:“复旦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了?”我认为,教育这个事业是需要理想来引导的。如果没有理想引导,教育就变得很功利。王生洪校长、我和蔡校长都是理想主义者。加上一批搞通识教育的教师,我们是一批理想主义者。

  静下来,倾听理性的声音

  解放周末:任何改革都必须承担风险。比如,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就业么?

  蔡达峰:我们当然知道就业率和一所大学的关系,毕业生工资收入和一所大学的关系。但在当今中国社会,收入未必和能力有关系,就业也未必和能力挂钩。所以,不能用这些简单的指标来评价一所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就业情况会怎样,现在还是未知,但我相信我们的就业率不会很差。即便出现了一些障碍,也要理性看待得失,理性思考和应对。

  秦绍德:教育这个东西很难量化。如果将来录用复旦学生的企业,能够感到复旦学生和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有不同之处,既有个性,又能与人相处,虽然一开始技能不是那么突出,但基础很扎实,很有后劲,也有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学校的声誉也会随之而升。 

  解放周末:在你们看来,社会和大学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蔡达峰:社会和大学应该在相互影响中取得和谐,取得发展。无论是我屈服于你,还是你屈服于我,都不会和谐。将来的学生会有自己的选择,有些愿意到复旦,有些愿意到其他大学,我觉得都是正常的。这种选择如果越来越趋向理性,越来越趋向于自己的内在需求,那就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减少理性和内在需求之外的干扰,这种选择就是好的。不像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共同“爱好”经济。

  秦绍德:我们做了一次试验,让自主选拔面试录取的学生填志愿,结果50%填的都是经济、管理。

  蔡达峰:这不是合理的现象。因为这完全不是爱好,而是社会利益驱使。我们担忧,如果高中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是听任社会上那些热点进行选择,那么社会也可能很无情,到时候也许会抛弃他们。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上一篇:弘扬传统文化造就民族英才   下一篇:全球气候变化 亟须技术创新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