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造就民族英才
来源:中国现代企业报 作者: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组委会 发布时间:2008-03-02 (阅读次数:
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话与号召,深入人心,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国学大师、全国政协礼堂美石艺术珍宝馆名誉馆长冯其庸先生对此作了极为精妙的概括:“传统文化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精华;传统文化是民族顶天立地的柱石;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精神的长城;传统文化是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一个民族没有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深植大地永不可拔的根。”如果我们把祖国比作伟大的母亲,传统文化则是她甘甜的乳汁。上至“长太兮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直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从舍生取义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直到当代巾帼英雄任长霞……千百年来,无数民族的栋梁、国家的精英,都是受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而成,而华夏乃至海外每个炎黄儿女血管里流淌的也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液,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魂魄,就是中华民族形象最光辉的体现。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国历代浩如烟海的天文、地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著述,遍及华夏的名胜古迹,其领域涉及中国书画、赏石艺术、金石篆刻、中医药、陶瓷紫砂、园林、风景、根雕、花卉、玉雕、竹雕、木雕、砖雕,石雕、传统漆器、古典诗词、楹联、地方戏曲、民歌民乐、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茶酒与饮食文化、历代各民族服饰与佩带、窗花、剪纸,刺绣、腊染、烙画等等。一言以蔽之,传统文化,就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所积累、所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令人振奋、可喜的局面:传统文化经典出版发行的热潮经久不衰;海内外孔子学院、国学院、国学培训班的兴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家喻户晓……传统文化愈加弘扬,社会就愈加和谐美好。
  但是,弘扬传统文化,可谓任重而道远,许多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发现、推介、表彰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人才
  如上所言,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其广阔的领域。一些有识之士,历经险阻,不怕万难,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默默奉献出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安徽省安庆市五千年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林寿,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民族民间工艺许多方面诸如彩帛画、云草画、根雕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成果,而尤为突出的是把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的烙画加以继承和创新,使之从工匠工艺升华为真正的大雅大美的艺术,其烙画作品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远销海内外。最近,一部展现其成就的大型画册即将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文联党委书记高占祥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称赞其“是对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历史遗存的一种崭新创造,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大胆创新。”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著名作家与艺术评论家席小平在为该书写的序言《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振兴的象征》一文中写道:“烙画本是民间的艺术、工匠的艺术,一直被称为描绘的‘下里巴人’。然而,朱林寿及他的烙画艺术家同事们,却将这一技术与中国画、中国版画、乃至西洋油画艺术以及中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多种艺术相结合,使烙画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并进入了别人和别国的艺术殿堂。”像朱林寿这样的为弘扬传统文化而矢志不移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予以大力支持、推介与表彰,就会为人们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楷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我们倡导和弘扬传统文化时,且不可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遥远的穷山僻壤,还蕴藏有巨大的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最杰出的剪纸艺术家绝不是出自高等艺术学府,而是黄土高原窑洞或北大荒土炕上的老太大,一些最珍贵的民族史诗却是西藏、新疆、内蒙歌手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几乎在许多省市和地区都有一批终生孜孜以求献身于中国书画或民族民间艺术的人,并取得了高水平的艺术成就。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既不是书协、美协会员,也没有机会参加展现其才华的社会活动,就像一块金子被尘封在泥土与灰尘中,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大力挖掘这样的人才,让这些“金子”发出闪亮的光彩。
  奋力保护与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的“物种”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泱泱大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城镇几乎都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有一些因种种原因正在或已经从历史上消失。最近,《北京晚报》连续报道了两则消息,其一是一位民间皮影艺术家花费大半生心血收集、收藏皮影,在自己两居室家中办了一个皮影博物馆的辛酸故事;其二是老艺人宁绪庚为保留和传承北京民间绝活———“毛猴儿”文化和技艺而要写书和办博物馆的事。类似上述濒临灭绝的民间传统文化,在全国不知还有多少,极需大力保护和抢救。
  我国安徽省是一个传统文化大省,文房四宝及徽派漆器都是赫赫有名。1959年,为了庆祝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向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献礼,安徽省敬献的就是徽派漆器。前两年,我通过我的一个学生,经过几个收藏家的转手,一次性收集到1000余件徽派漆器,它们造型极为精巧,色彩也极为艳丽,而且都是根据著名画家提供的画稿精心绘制的作品,其工艺之精美、富丽令人百看不厌。在我赴日本举办书法展之时,把这些漆器照片给日本朋友观看,他们大为震惊,并说:“先生什么时候展出这些漆器,我们包一个专机去参观。”后来,通过调查深知,安徽省再也没有一个生产徽派漆器的厂家,当年那些漆器老艺人也早已作古,因而,这千余件漆器便成了中国徽派传统手绘漆器的绝品与绝唱。为此,我一方面庆幸自己有缘有幸收集到这些珍宝,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作出一点贡献,也同时在心中掠过“又一个传统文化的物种已经灭绝”的悲哀。
  弘扬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培训工作应注重“时效”   下一篇: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