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要当好技术培训主角
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作者:赵国强 高玉国 发布时间:2007-08-12 (阅读次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恰恰是职工技协的主体,因而往往成为被争夺的对象。作为工会领导下的群众性社团组织,职工技协应该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优势和作用。

  把技术培训作为工作重点

  为企业输送和培养大批合格适用的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是职工技协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构建完整完善的职工技协培训体系也是培育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必然要求。目前企业的在岗职工大多数没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培训的市场潜力很大,而技协工作与企业血脉相连,又有技术培训的传统和优势,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技术培训的主角。所以技协组织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协作,积极争取把职工技协列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把职业技术培训作为技协工作的切入点来抓,进而使技协在技术培训市场上争得主动,发动技协会员与积极分子,带动广大职工投入到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去,使高级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扩大,实力迅速提升。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对技术工人要实施更积极的分配激励政策,逐步建立并实行“按劳分配”与市场劳动力价位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具体做法上可实行计件制、计时制的工资分配方法,按照技术工人的工时、定量给予报酬。其二“实施绩效挂钩”分配方法,以岗位能级设置与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拉开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其三, 要加大技能水平在薪酬中的比重,强化技术工人的技能与工资、奖金、考核晋级的紧密度,使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能工巧匠得到与技能相应的薪酬,大大提高其与市场价位基本接轨的程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技术工人实行高福利计划。优秀技术工人是企业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应当在待遇上给予优惠支持。

  培训激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力、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技术工人正从以往简单的体力劳动向体力与智力相结合、技能复合型的方向发展,职工技协要为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要抓好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培训,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按照分层分类开展以技师为目标、以技能上等级为主要内容的普及化的岗位培训,并注重在各个岗位(工种)上培养选树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骨干,着力提高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岗位激励。职工技协要注重对技术工人实施岗位激励。可以通过师徒带教、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竞赛、争当技术能手以及专业技能等级评定等方式来具体实施,使技术工人的价值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企业的认同,获得充分的自信和激励。

  精神激励。要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用工机制,为技术工人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在宣传上要注重以技术工人中的各类典型进行引路,注重培育智力型、学习型、操作型的个人及团队,在整体上创造浓厚的“培育优秀的、有创造力的技术工人”的文化环境,引导技术工人立足岗位成才。要为技术工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之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质量管理、技能考核等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拔尖人才进行荣誉表彰,宣传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劳动积极性。

  形成自己的培训特色

  职工技协要唱好技术培训这出重头戏,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协调工作,逐渐形成“职工要成才,请到技协来”、“企业要人才,还到技协来”服务品牌,并将培训的人才输送到企业,形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二是以技协成立的各专业技术组织为依托,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把技术培训送到企业,通过对智能型复合型等技能培训,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的发展。三是在取得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配合的前提下,确保培训质量和合格率。为此,在培训中,要注重结合企业的的特点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考核、有奖惩、有思想,既要保证培训进度,更要重视培训质量,使技术培训贴近企业经济发展,使企业在技术培训中真正得到好处。

  形成合理的活动机制

  技术工人队伍的培养要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才能为技协有偿技术服务活动的开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为此,必须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管理机制,建立技术工人人才信息库。

  首先,要建立一种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技术工人的发展打开上升通道。其次,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技术工人升级制度,让技术工人能够通过正常的考评机制迅速成长;再次,要健全技术工人获得深造的各种渠道,使技术工人也能通过条条大道成才。第四,对传统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比赛等活动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改革,着眼于培训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种类、数量、年龄、文化、分布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工人人才信息库,把握技术工人队伍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技术工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合理流动。对于企业内紧缺的技术工人,要采取引进、培养的方法进行集聚,使之能在企业重点发展领域内发挥作用,合理配置技术工人资源,对于企业内富余而社会上有需求的技术工人,也可及时输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HF)


上一篇:温州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