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工人专家的风采
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作者:隋振山 发布时间:2007-07-02 (阅读次数:

  过去一段时间,在吉林这块大地上,涌现了一批一线岗位上的拔尖人物,有农民工岗位成才的优秀代表、吉林化建公司焊工徐龙杰;有技艺超群的全国超级钳工状元、吉林石化公司高彦峰;有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员工、一汽大众公司钣金工王洪军;还有成为全国宣传典型的十大高技能人才、一汽铸造公司钳工李凯军等等,这些在生产岗位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的工人专家们,接连不断地获得了国家和省级的各项奖励和荣誉,为一线工人争了光、添了彩,也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榜样,成为激励一线工人成才的强大动力。

  正是这批工人专家展示出的风采,使广大职工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走蓝领成才之路也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学历、没有职称,照样有前途,照样能干出大名堂,创出大业绩。徐龙杰、高彦峰、王洪军、李凯军等人的浮出,非常有说服力地代表了一代中青年职工的心声,他们大多出自技工学校,他们在普通的工作岗位,没有更多的去考虑别人头上的光环如何光彩照人,而是在认真走自己的路,他们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静下心来,一边努力学习技术,一边认真思考着人生的道路到底应该怎样走,在他们和工人师傅亲密的接触中,慢慢地感受到了伟大也许就出在这里,光荣也许就在身边,更多的朴实道理让他们明白了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可没指定在哪个岗位。所以他们都暗暗地下定决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创业的大潮中,他们发现,企业的产品转型换代频率正在加快,一些上好的项目在生产中常常要遇到次品和不合格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我们一线工人素质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工人的水平,于是他们感到,偌大的一个待开发领域就在眼前,这个领域就是要迅速开发自己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劳动技能,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充满荆棘和希望的现实面前,倘若有所突破,那就是一个成功者,那就是一个对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人。他们在各自选定了主攻的目标后,便在工会开展活动的载体上开始了不懈的艰苦努力,寻求着不断改进技艺的良方和掌握高超的技能及方法,并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以说工人专家的出现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他们自身观念转变的结果。

  工人专家的风采不仅极大冲击了陈旧观念,还引导和促进了职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从2004年起,省总工会就制定了培养人才项目计划的任务,规定了每一阶段的目标和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强调了对技能大赛的排头兵和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带头人符合条件的要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对一线工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靠技能也能当先进,成了普通工人奔进的又一指望。近四年来,吉林省已经先后有20人在岗位技能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后被省总工会授予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分别获得了“吉林省能工巧匠”、“吉林省技术排头兵”等称号。全省各地各大企业也开展了推选首席工人的活动,把那些掌握一技之长和行业岗位技能拔尖的领军人物推选为首席工人,并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待遇,让掌握劳动技能的佼佼者进入了企业人才的行列,从而拉动了一线工人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在工人中引起很大震动,普遍显现了在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中,一线岗位劳动者的地位在不断提升的好势头。

  愿我们一线生产岗位涌现出更多的工人专家,那将对我们的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章摘自《中国职工科技报》

(HF)


上一篇:今天,如何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下)   下一篇:工会应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