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让更多民工吃香“技术饭”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12 (阅读次数:

    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将近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占12%,全国92%的文盲在农村,同时仅有5%的农民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而培育新型农民工,则是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能推动现化化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使更多的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经济中解放出来。“要想富先学技术”,这是许多农民的迫切愿望。某地一位农民工在尝到学文化、学技术的甜头后就说出了这样一番心理话:“如今没有一技之长,端个‘泥饭碗’都不保,要想端个‘金饭碗’、‘银饭碗’更是不可能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要在城市有立足之地,捧上“金饭碗”,手中必须要有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近据报载,安徽省怀宁县推行“政府推动、学校举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培训工作机制,使劳动力逐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从“血汗黑领”向“技术蓝领”转变。经过培训的农民工被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用工单位高薪聘请,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怀宁农民工吃香“技术饭”的这一事实已明确地警示我们:培育新型的农民工,让农民工从过去的“靠苦力吃饭”向“凭技术挣钱”转变已迫在眉睫,且也是真正能让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的最好途径之一。
    为什么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技工即使花大价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而许多农民工却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问题主要就出在农民工“劳力型”的多,“技能型”的少,结果是“一边闲着草,一边饿死牛”。
    但愿我们有更多的地方能像安徽怀宁县一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让更多的“血汗黑领”成为“技术蓝领”。这不仅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愿望,更是当下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当然,作为农民工自身,也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加强自身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的农民工,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YX)


上一篇: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首要职能   下一篇:网络培训花钱少办事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