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十佳”,让我猜猜你是谁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12 (阅读次数:
一名多年来大伙公认的“老黄牛”式劳模和一名知识型的新员工同时角逐“职业道德十佳个人”。围绕应该把选票投给谁,职工们出现了两种观念的碰撞——— 
 年终岁尾,按惯例是各单位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先进单位和人物进行表彰的时期。因为是惯例,没有多少悬念,这项工作开展得一般会“风平浪静”。但在郑州铁路分局客运段,围绕“职业道德十佳个人”评选,这里却突起波澜,连原本对这些事情不上心的许多职工也卷了进来,评选,一时间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
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郑州市政府给了客运段一个郑州市“职业道德十佳个人”的人选名额,要求客运段选出一名能体现铁路“窗口”形象的劳动模范或服务标兵。按先民主后集中的惯例,郑州客运段党委把初选权下放给17个基层车队,产生两到三名候选人。各车队经过评选,两名候选人很快脱颖而出:一名是客运段的老模范,年近50岁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是大伙公认的“老黄牛”,旅客交口称赞的“大好人”。他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以至于大家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而直呼其“劳模”。因为每年他都被评先选优,因而此次评选,大伙很自然第一个想到了他。另一名入围者叫艾华,却是许多职工不熟悉的年轻人。
 艾华是客运段武昌车队的一名普通列车员,入路仅仅两年。他之所以能成为“黑马”,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传统的列车服务氛围中工作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系统总结了从列车始发到退乘中易和旅客发生矛盾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炼出“三十四种提醒服务”用语、“八种微笑服务工作法”、“无清扫服务”等创新服务。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乘务中,艾华既注重服务质量,又讲究服务技巧,以用脑、用心、用情的“艾华模式”服务法服务于旅客开口之前,以一种独具一格的服务诠释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生活中的艾华是一个时尚的青年,衣着讲究品牌,生活讲究质量。年轻人喜欢玩的唱歌、跳舞、上网、蹦迪他都喜欢,而且很投入。如果说有不足,这一点也许是部分人不太认可的地方,他们认为在这一点上艾华不太像“劳模”。
 “老劳模”入选天经地义,艾华的入选想想也应该在情理之中。那么,究竟谁该入选?郑州客运段党委从中扑捉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决定:让职工就此事开展讨论,让职工在讨论中确立一种与时俱进的“劳模观”。
 尽管这事已经引起了大伙的思考,但大讨论的热烈程度还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讨论中,一部分职工认为,劳模作为一个特殊的个体,就应该像“老劳模”那样,工作中像一头“老黄牛”埋头苦干,生活中做个好人,老老实实,这才是劳模的最基本定义。
 还有一部分职工认为:兢兢业业工作只是成为劳模的前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在铁路提倡跨越式发展、创建知识型企业的今天,传统的劳模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应该赋予一种全新的内涵。工作上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成为劳模,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员工的意识导向都是不利的,新的时期应呼唤新的劳模。
 大讨论吸引了一部分原本对评先选优这类事情不感兴趣的职工,他们的发言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认为:劳模不是完人,也不应该是“高大全”式的人物。既不能有意无意拔高,让其自觉不自觉地游离于普通的群众之外,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也不能处处拿着显微镜去观察劳模,让劳模时时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劳模首先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然人,会工作,会创新,会生活。这样的劳模才可亲、可信,具有号召力。
 综合群众几方面的意见,几天后,郑州客运段张榜公布了一名代表铁路出席“十佳”个人评选的最终人选。您猜猜,他会是谁呢?
上一篇:营造知识文化   下一篇:东软e—learning的实践与探索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