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是工会工作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工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形成学习型社会”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工会作为广大职工的群众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该积极组织职工群众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增强参与和服务意识,组织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建设,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点是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落实,真心实意为职工说话办事,关心职工生活,承担起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工会要切实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就必须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因此,工会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我国工人运动的必然要求和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和期望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且竞争不单单表现为产品市场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要素市场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和发展的优势。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已使职工群众清醒地看到:重视自身价值和个人发展,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富于开拓创新,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是摆在自身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由于一部分企业职工技能单一,技术水平偏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下岗、待岗等情况。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广大职工纷纷涌入自主学业务、学技术的行列中来,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新型学习理念基本形成。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广大职工群众希望工会能够组织他们实现学习、提高的目的。工会作为职工的群众组织,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将广大职工组织起来,为职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职工确定“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增强职工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事实证明,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措施。如在河北晨虹油漆集团,职工读书自学已制度化、自主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职工通过自学,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钻研技术已蔚然成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不断出现。该集团印铁车间的职工对电脑操作系统大胆进行革新,使该系统操作单化,运行稳定,易于维修,出现故障几分钟内即可排除,打破了生产厂家对维修技术的长期垄断,既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又为企业节省近五万元的技改成本。此外,印铁自动记数器、机井上水自动控制器、电瓶自动充电器等十几个技改项目,每年可为企业创造(节约)资金十几万元,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冀州市纺织厂广大职工积极汲取知识营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到工会阅览室查资料、学技术。清钢车间职工将清花工段报废的旧轴加工成33根梳棉小轴,细纱车间职工对报废的48根车轴进行整修、打磨、焊接,精心修补成质量性能达标的车轴。他们还用破边的棉条桶改落纱盒等实现废旧利用,变“废”为“宝”,每年可为企业节支两万多元。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能使企业和工会实现“双赢” 创建学习型组织,目的在于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而职工素质的提高必然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正是企业经营者所企盼的。在工会一方,首先是有“为”才能有“位”。工会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才能解除企业经营者对“工会是其对立面”的误解,工会工作才能真正得到企业经营者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职工在劳动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其知情参与权、协商共决权、评议监督权和民主选举权等各项民主权益也就能够较好地得以实现,其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诸项合法权益也才可切实得到保障。第二,经济是基础和前提。工会有了钱才能更好地组织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才能更有力地帮助贫困职工,才能更加完善企业的劳动保护措施,才能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第三,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企业改制,效益不稳定,职工情绪波动。大学生“骑着马找马”“跳槽”现象普遍存在。而效益好、待遇高、收入稳定的企业,却很少有这种现象出现。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工会组织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实现职工队伍稳定,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生产和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工会落实维护职能的重要途径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工会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会脱离职工群众,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就成了一句空话,工会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同时积极引导效益好的企业职工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创造新成绩,实现新发展,引导困难企业职工振奋精神克服困难,为企业摆脱困境作出努力,以保证职工的就业权利。另外,职工业务技术的提高也为职工就业或再就业拓宽了渠道。二是要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知识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参与能力,在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中,能为职工据理力争,如河北中月橡胶有限公司工会干部通过学习《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认识到企业工作时间长,违反了法律规定,在协商过程中及时提出,经协商将每周40工时列入集体合同条款,同时还就劳动报酬进行协商,确定了年工资增长10%,主导产品增长20%,劳动保护福利提高50%的发展目标,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实现职工群众自主维权,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广大职工主动学法、懂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促使自我维权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