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创建学习型企业亟须务实精神 |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12 (阅读次数:
)
|
|
当“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的观念日益被企业和职工接受,逐步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际,上海静安区总工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出的“四大症状”表明:创建学习型企业亟须务实精神。 症状之一:观念淡薄,对创建学习型组织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是一些企业对创建活动提不起兴趣的主要思想障碍。调查发现,凡是把创建活动视作“订订计划,走走过场”的企业,大多存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是虚而不实的东西”的错误认识。 症状之二:对创建本体认识不一,是学习型组织创建情况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在许多企业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制订规划,到推出评估体系,再实行激励机制,创建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也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着“穿鞋带帽化、自我陶醉化、目标模糊化”的倾向。 症状之三:个性差异,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难以统一,是制约创建活动的瓶颈之一。调查中发现,在创建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一是年龄问题,由于企业一些职工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差,认为即将退休,学习缺乏积极性;二是时间问题,商业系统员工没有整块时间学习,班组学习较难集中。医务系统职工三班轮转,与参加各类活动时间有时也发生冲突;三是文化层次不高,本次调查中有266名职工是高中以下文化,占32.6%,学习有困难;四是一些单位面临改制,人员思想不稳定。 症状之四:急功近利、期望过高,忽略了持续的努力与渐变的过程,是创建活动持续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一些单位往往将提高绩效作为评价创建活动的目标与结果。然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个思维变革的过程、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调查发现,目前一些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之初急功近利、期望值过高,对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与作用缺乏了解,违背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初衷。 “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既需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倡导,更需要务实精神,扎扎实实地工作,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思想认识的到位;其次是要针对企业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要搞“一刀切”;另外是在开展这项活动中,还应建立一些相关制度,如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包括和评先创优活动挂钩等,以保证这项活动取得实效。
|
上一篇:教育的历史使命与“三个面向”的时代意义 下一篇:跨世纪中国教育的振兴行动----环境因素和决策重点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