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个坚持”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要做到这“六个坚持”,我认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五种能力。
一、提高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首先,必须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要求,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要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先进性主要通过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来体现。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都担负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重要的领导工作,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才能使党的主张在所管理的地方工作中得以具体的实现。所以县级党员干部自觉地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先进性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政治上坚定性的具体表现。
其次,中央的方针政策是对全国全党工作大局的最基本的和一般要求,县级党员干部在落实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把中央的精神具体化。要在一般中找准具体,在普遍中把握特殊,努力在“结合”上做文章。既反对照抄照搬中央和上级要求,使中央的要求空泛化;又反对强调本地情况特殊使中央方针政策在落实中走样。
要做好结合的文章重在创造二字。要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就必须做到吃透上情,立足下情。在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诚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通过调查研究,找到本地贯彻中央精神要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及关键因素和环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这就是说,要在落实中有创造,必须做到:方向要找准,不能南辕北辙;重点要抓住,不能舍本逐末;相关因素要理清,不能盲目决策;关键环节要把握,不能失去要害;其他工作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二、提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也指出:“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不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工作的创新来自于观念的更新,观念的更新就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思维定势和既有认识水平。要取得这样一个认识的飞跃,必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
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联系自己担负的繁重工作任务,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不能很好地实行开创性工作的。
要树立不断进取观。“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要一以贯之。(江泽民语)”不能满足一次和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上的创新工作,要在连续和动态、全面上把握。僵化保守,固步自封是应该反对的;小进则满,沾沾自喜,同样是不可取的。
要树立实践第一认识观。实践既是认识来源,同时更是认识的目的。“知”与“行”要紧密结合。思想解放的成果要在工作的创新上来体现,思想解放的程度与认识的正确与否也要靠创新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正确的就坚持,错误的就修正。
三、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做群众工作,归结起来就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除了愿不愿联系的问题外,也有一个会不会联系的能力问题,组织服务群众更需要提高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党的宗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
做好群众工作是履行县级领导职责的基本任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通过县级党员干部的工作,组织基层干部到人民群众中去宣传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建议要通过县级党员干部采纳吸取;人民群众的许多困难和要求要靠县级党员干部去解决;人民群众对党的认知和评价经常是通过对县级党员干部的形象来实现的。总之,县级党的组织所处的位置和担负的工作职责决定了县级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特殊地位,也对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了发展,就抓住了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要紧紧围绕市三次党代会和区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
做好群众工作要切实转变作风。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有当好人民群众公仆的态度,才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相反,高高在上,靠听汇报,看材料,打电话或是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漠不关心,就会出现江泽民同志批评的“现在我们的交通、通信发达了,可是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却疏远了”的状况。
四、提高求实、务实、落实的能力。
求实、务实、落实这“三实”是对人思想到行动的不同阶段的要求。求实是“知”,务实是“行”,落实是“果”。就是谋实招、务实事、求实效。这里的“实”就是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就是当前和今后的实际工作任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做到“三实”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辨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一个共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否做到求真务实,就是要看他想问题作决策是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看他干工作是否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那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超越阶段,脱离实际的做法;那种热衷于为个人升迁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做法;那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的做法;那种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做法;那种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做法;那种抓工作隔靴搔痒、一般号召、龙头蛇尾、有布置无检查的做法,等等,都是应该坚决摒弃的。
做到“三实”必须苦练基本功。要到实地,查实情,问实计,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上情形成工作思路和重点并完成决策;明确任务与责任,把目标进行分解落实;要综合协调各要素单元,围绕总体目标协力推进;要动态督办,不断突破落实中的“瓶颈”;要追踪决策,不断优化完善总体方案。做到“三实”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干部政绩科学考核评价制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潜性的、基础性的、长远性的工作考核。二是正确的选人用人制度。求实务实就是要求干部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但干部选任制度上一定要不让老实人吃亏。否则没有正确的用人导向,树立求实务实之风就是一句空话。三是加强监督的制度。要健全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综合措施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五、提高拒腐防变、永葆政治本色的能力。
锦涛同志指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县级党员干部能否自觉做到“两个务必”,永葆我党的政治本色对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抵御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持政治本色,思想上要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党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工作上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品格,带领群众,百折不挠地为党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有了成绩不自满、不骄傲;有了委屈多想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不闹情绪;有了困难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作风上要弘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节约资金用在急需的事业上。在物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要多想工人、农民等大多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心里装着群众,做到不攀比、不昏头、不伸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守住精神大堤,防微杜渐,一身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