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企业学习型组织与行政机关学习型组织之一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12-20 (阅读次数:

企业学习型组织与行政机关学习型组织 之一



作者:北京明德经纶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王 蠡    转贴自:学习型中国网

    学习型组织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同时它的实践也在全球范围内铺开。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已有4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彻底改造,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七大秘诀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英国Rover公司从高层领导到一线职工都一致认为企业振兴的秘诀首推学习型组织创建。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界也毫不示弱,联想、海尔、施贵宝、宝钢、伊利、实达、金星、信谊、联华等一批企业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不仅成为世界企业界的通用管理模式,而且开始渗透到国家、政府部门。美国提出了“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会变成大课堂”两项教育发展战略。新加坡国防部开设系统思考研习营,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府”。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人人学习之邦”,十六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与此同时,我国有些政府行政机关也开始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企业和行政机关对学习型组织的日益关注表明,学习型组织创建必然表明其某些共同特征。组织行为学家罗宾斯概括出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特点,即: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愿景,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摈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组织成员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对多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组织成员之间坦率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以及他们摈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一起工作。我国学者则总结出学习型组织的精简、扁平化、有弹性、不断自我创造、善于学习和自主管理六大特点。从这些概况来看,学习型组织作为以提高组织学习力来保持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势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和行政机关都是适用的。但是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毕竟最初是来自高科技企业、目前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组织进行再造取得巨大成功的也大部分是企业。政府行政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刚刚起步而且把一种主要来自企业的学习型组织模式用于对行政机关的组织再造确实表现出许多方面不足。

    ⑴从创建起点看,企业主要从新产品和对问题或组织的诊断出发,行政机关则强调以组织目标为基础,从什么地方着手来创建学习型组织了?这一般要依赖于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起点包括:组织上的推进、对长期存在的问题的诊断、提出任务对组织进行诊断、从有活力的部分开始评价现有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新产品或服务项目开发。在不涉及组织变革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向于从开发新产品或服务项目着手创建学习型组织,在考虑组织结构,重新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则多从组织诊断、问题诊断、提出新任务和评价现有系统开始。但是行政机构创建学习型组织一般不会涉及组织结构重大调整问题,而又需要依此来完成某一阶段组织目标,因此其着眼点主要表现为组织积极的整体推进。当然说行政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起点从组织整体推动开始,并不是说其他一些起点就不重要,而是在组织整体推动过程中包含了提出新任务推出新的公共服务项目、评价现有系统和对问题和组织的诊断等方面。

    ⑵从创建模型来看,企业已经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创建模型,行政机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定的模型可以遵循,毫无疑问,即使是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但管理学家们毕竟对企业的学习型组织进行大量的研究,提炼出诸多相关模式。从目前的文献看,有些学者认为企业学习型组织创建有三种模式,有些认为有四种模式,基于三种模式说,我国有些学者把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和“大卫。加尔文”的“五类型”理论也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模式。但我们认为彼德·圣吉的”五项修炼”虽然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但并没有对目前组织从在的各种学习问题提出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坚信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努力进行这五项修炼就能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至于“大卫·加尔文”的“五类型”模型也只是从学习内容上,确认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活动包括系统的解决问题、试验、向自己的过去和经验中学习、想他人学习以及促进组织内的知识扩散等五大类型,在这种意义上讲,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实际上主要有这样两种:鲍尔·沃尔纳的五阶段模型,即认为组织学习活动的发展一般经过无意识学习-消费性学习-学习引入组织-确定组织学习日程-学习与工作融合五个阶段;约翰·瑞定的“第四种”模型,他从战略规划理论角度,区分出三种组织战略变革模型,即“计划”、“计划执行-执行-计划”和“准备--计划-实施”再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持续准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行动学习”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来自对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概括和总结,应该说对行政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近也有人笼统地提出了行政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应用-评价”的环路模型,尽管只是理论上的说明,但毕竟说明了人们正在讨论行政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不管怎样,行政机关至今还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及时地从行政机关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实践概括出相应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⑶从创建目标来看,企业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行政机关主要考虑的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一般来讲,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时,主要考虑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与企业员工重视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设计共同愿景考虑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行政机关是非盈利的公共行政管理机构,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但这一最终目标毕竟与其组织目标直接相关。应该说行政机关组织目标与其个人目标从长远发展和理论上看不存在什么冲突,但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由于每个组织成员的思想觉悟程度不同,奋斗目标不同,对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前景的了解程度不同,且行政机关组织又多采取层级管理模式,权力结构复杂,因此所考虑的问题多侧重于政治和社会因素。在这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机构与企业在学习型组织创建目标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时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来凝聚组织成员的工作和学习会更加困难,设计共同愿景也会遇到更多问题。

    ⑷从创建机制来看,企业可以直接采用有形的经济手段,行政机关则只能采用无形的精神鼓励手段。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是鼓励组织成员学习和创新的有效管理手段。按照管理学的激励理论,需求、平等、盼望、动机、目标等是建立激励机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初期利用其雇佣、经济利益分配等手段,就可以对其学习型组织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但行政机关可以才有能够的激励手段不多,尤其是在目前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主要只能采用精神层面的激励手段。

    ⑸从创建评估体系看,企业能够较容易地为其学习型组织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行政机关要建立这样的评估体系非常困难。加尔文认为,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之前必须要搞清楚“3M”,除了要明确学习型组织的意义、管理原则之外,还必须确立良好的评估体系,以便对组织的学习速度和水平作出全面的正确评估。企业学习型组织更为关注的是其组织学习的技术过程,从技术上确立一种学习型组织绩效的评估体系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随着生产经验积累,生产改进到一半时花费的时间)已经成为测度企业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评估技术。行政机关的组织学习更多地表现为它的社会过程,而从社会角度来确立一种评估体系则需要考虑多种政治、社会的因素。不可能将其绩效还原为单一因素(如行政成本等),因为公共服务是否有效不是以成本来计算的,而在很大程度依赖于社会公众的满意,但公众满意则很难进行定量的测算。(未完待续)—sdl


上一篇: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下一篇:深化学习型组织创建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