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读者:不知“图书日”,“闲书”无暇读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4-22 (阅读次数:

                             读者:不知“图书日”,“闲书”无暇读
                                            记者 李晋悦
    世界图书日前夕,记者就读者对世界图书日的知晓程度和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世界图书日,当下人们读书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取向的特点。

  4月15日,在北京图书大厦,记者对20个读者的询问显示:其中16个人表示不知道“世界图书日”。当被问到“购书与前几年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时,12个人表示比以前少了。大部分人表示,当前的读书“主要是工作需要”,“因为没时间”,以休闲为目的的读书“只占很少一部分”。两个高中生告诉记者,“我们平时一般只买习题练习和学习参考书”,“偶尔也会看看杂志,这也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谈到对世界图书日的期待,大部分人都希望,“借图书日的机会能多举办打折活动”,因为“感觉现在的书价还是有点高”。

  中国科学出版研究所公布的“1998-2003全民国民阅读与购买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国民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7%,农村居民下降了9.6%。针对这一结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郝振省表示,当下最重要的是强化国民阅读意识,而且应提倡非功利性的阅读。

  旅英华人作家欣然告诉记者,“在欧洲很多国家,世界图书日是给孩子们放假的,孩子则借机要求父母给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书”。她认为孩子能否建立起读书的兴趣完全仰仗于家长的教育,“我建议每个家长无论多忙,每天都应该抽出1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读书”。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读书很多是为了升学、求职、学习工作技能等目的,功利性很强。对此,画家、作家、出版人陈侗表示:“当前,国人阅读生活的盲区是在文化类、思想类图书的阅读。事实上,这些方面的优秀图书出版得并不少,但人们不怎么购买,即使买回家,也不一定读。读这些书肯定不怎么休闲,比如读哲学书,甚至会体验到痛苦。”北京接力出版社策划部主任黄集伟对此却表示了乐观,他说:“我觉得现在的读书状况很好。功利性阅读也并非坏事,毕竟散文、哲学不能当红烧肉吃。而且,很多非功利性阅读发端于功利性阅读,比如摄影,人们开始肯定要先从读摄影技术的入门教材开始,兴趣培养起来之后,不就开始欣赏目的的阅读了吗?”
(sl)


上一篇:让爱读书读好书成为社会风尚   下一篇:两会激荡 是什么拨动了中国企业领袖的心弦?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