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截至4月4日下午3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共收到意见4713件。对于这部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草案,各界群众最为关心哪些问题呢?反对就业歧视 学历歧视、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对残疾人的歧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就业过程中,许多人都曾遭遇过这样那样的就业歧视。 为此,许多人在意见中提出,就业促进法草案应对就业歧视的问题予以特别关注,进一步突出反对种种就业歧视现象。 有人提出,目前国企用工普遍分正式工和非正式工。“非正式工被视为二等公民,在待遇上受到歧视,同工不同酬,与正式工相比工资差距太大,没有任何福利待遇和‘三险一金’。建议草案应对国企中的就业歧视现象予以关注,杜绝这种不正当的歧视现象。”打破部门分割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由于部门的分工,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市场:人才市场(人事)、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劳务市场(农业)、大学生就业市场(教育)。有人提出,“这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应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他们建议,在草案中增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规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有人建议成立大学生就业促进办公室,动态把握大学生就业、失业状况,掌握用人单位是否有收取面试费、押金和不给上“三险”等违法行为,优先提供对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安排。 有人建议草案增加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条款:国家鼓励大中专学生到基层和西部边远地区就业,对到这些地区工作的给予政策支持;对于到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其社会保险统一由国家负担,纳入社会统筹;对于到基层或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国家应制订政策保证其各方面待遇和收入不低于同等条件下公务员待遇;对于在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时,应给予政策倾斜。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建议加大对下岗失业者、残疾人、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就业。 有人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下岗失业者的扶持力度,承担起给他们安排工作的责任。“建议本法对下岗失业者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保障他们的权益。” 有人提出,全社会都应当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就业。 还有人提出,应该对征地后失地农民的就业予以优先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YX)
|